今天晚上吃饭,婆婆跟我吐槽说:姨奶奶的儿子和媳妇去外地开店去了,暂时回不来,留下孙女潼潼,姨奶奶也搞不定孩子。这段时间,潼潼经常被班主任找,说各科成绩都下降了。作业质量也下降很多。
其实老师能找家长去沟通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说明老师还是很关注孩子的。这位老师还是很负责任的。孩子的人生中能遇到负责的老师,是孩子的福气。
当然老师也只能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得靠家长。
当老师主动沟通孩子问题上,家长务必要理清下面几个问题:
–
第一,孩子学习上出现的问题,跟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个家庭教育的孩子都各不一样。平时注重陪伴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那么孩子也会会按部就班地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和任务,那成绩也不会差。
而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不高,也没有目标和方向,每天得过且过。长时间下去,学习态度就会很懒散。
–
第二,孩子的问题不要总是指望学校老师全权负责。
很多家长跟老师沟通的时候,总会说:“老师,孩子就怕你,你帮我教育教育他。”或者还会说:“老师,你帮我多拎拎他,你说的话就是圣旨,我说的话,他不听。”
老师只是教你家孩子的课程老师,而且面对的是一个班靠50个孩子,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单独为你家孩子细致入微。
所以,家长务必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权推给老师来承担。记住,家长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积极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
–
第三,孩子的问题,需要家长的正视并能配合老师及时纠正。
举个例子:老师反映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书写不认真,上课做小动作,作业的质量不高等问题。
那么家长务必要第一时间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正视孩子的问题,积极配合老师去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包括回家孩子完成作业的书写和正确率都要相应提出要求并督促孩子按要求完成。
另外当老师反映孩子问题后,家长务必要在孩子问题上进行持续发力。这样老师也会感受到自己反映了孩子的情况,家长是重视的。
下次孩子有其他问题,老师也会跟及时跟家长沟通。如果老师跟家长反映问题后,家长无动于衷,老师也会觉得说了没用,也就会不管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也不会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这种状态其实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此时家校合力,孩子的问题也会很快解决。只要孩子不再犯,他就会形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孩子好的习惯越稳定,家长也就越省心。
–
第四,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有些也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老师有时候看待孩子是以一个班级的整体来看的。举个例子:有些孩子学习态度也是认真的,作业完成也是及时的。但是孩子的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不是很高。
那么家长就不能总是批评孩子怎么考试分数不高?有可能孩子就是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上就是不太擅长。不要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元化评价孩子、特别在小学阶段。
比如,孩子喜欢运动,乐观向上,爱帮助别人,乐于帮集体做事。
再比如,喜欢阅读,对人有礼貌,心地善良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优点。
–
第五,孩子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家长要保持平常心。
小学阶段,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总是会过于焦虑、急躁。甚至会有恐惧、消极的态度产生。
比如,孩子没有实事求是告诉你事实真相,被老师找了。你会把孩子这个问题上升到品德问题。觉得孩子没救了。
再比如,孩子近段时间,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考试成绩下滑。你会认为考这么差,孩子没救了,这样的成绩,以后怎么上大学,怎么找工作呢!瞬间觉得孩子的前途真是堪忧。
其实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调皮捣蛋长大的吗?哪个孩子成长路上不是坎坷不平,一点一点打怪升级,慢慢成长的呢!
所以,在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稳住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不要让亲子关系充满压力和矛盾,这样孩子的问题不但不能解决,反而又生出其它问题来来。
–
第六,多陪伴孩子,家长要提前“抬头望天”,孩子要认真“低头走路”。
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趁孩子还小,家长在孩子身上多付出一些爱,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这种同一战线,共同努力,互相鼓劲儿前行的过程,会成为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另外家长要“抬头望天”,提前给孩子规划好学业计划。
比如,三年级要学英语,是不是现在一年级可以开始学自然拼读了。
再比如,孩子小学六年的阅读规划,孩子一共大概要阅读多少本书,要看什么类型的书目,分到一、二年级段要看哪些?每一学期读哪些?每个月读哪些?每个星期读哪些?
孩子要认真“低头走路”。女儿现在初一,今天回来看着我给小熠辅导数学作业。女儿说了一句:小学学的东西没什么用,初中都学不到。
事实确实如此,小学阶段,成绩并不是第一位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棒棒的身体素质,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等,能全面发展,这才是关键。
–
写在最后:
孩子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家长和老师作为这场赛事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解决。既要重视老师的反馈,积极配合家校共育;也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用心陪伴、正确引导。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助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稳健前行,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