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当妈后才懂:这不是叛逆,是让孩子跳出“无效努力”的生存智慧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今天说个略微离经叛道的观点,当然这个离经叛道并不适合所有人,我完全支持大家不认同我。

我想说的这个观点,就是:我很看重一个人“掀桌子的能力”。

“掀桌子”不是去做毁坏,而是去做重塑。

你看到一个规则不合理,你可以说我不玩了,并且你还能自洽且能重起一桌。

我在工作中,特别喜欢的一类人是,

他们过来跟我说:诞姐,我觉得这些安排不合理,我有如下调整的想法,一二三……把新的想法说的明明白白,且确实比之前的安排更合理。

而且,他不是说的好听,还能做的好。

这一类人在我看来,拥有无限的未来,他们是可以往领导方向培养的人。

为什么想说这个呢?

是因为这些年,我听到太多的粉丝朋友说:

“我也不希望把孩子的时间塞满啊,但是孩子校内作业都要做到12点,作为家长也很无奈啊”;

“诞姐,我也想责权利对等啊,但是我们老板给的就是一些不创造价值的重复活,我也没办法啊”。

面对上面的类似留言,我没有丝毫要责备读者的意思啊,也没有任何怒其不争的意思,我只是想说,

有没有考虑过,去掀桌子?

不是去做破坏,而是想到一个更合理的方案去替代现有方案,而且你这个所谓的想到的合理方案,是要经过反复推敲的,而不是一拍脑门就定下来的。

当然,很有可能,你第一次掀桌子的时候,给到的替代方案并不成熟,被老师或者老板臭骂一顿,

那可以综合考虑对方提的意见再次细化方案嘛,

一回生,二回熟,逐渐的,你可能就不是一个规则的follow者,而是共创者,甚至,成为领导者。

当然,当领导并不见得是个好事,因为当领导意味着更多的承担责任,所以我才在文章一开头说“这个离经叛道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不见得所有人都愿意承担责任。

但,这又回到了我反复说的“责权利”对等上面,不愿意承担责任那就接受规则压在自己身上的结果,而不是说自己没有办法很无奈,你接受自己没办法很无奈是自己主动选的即可,这样人生会自洽很多。

 

我可能一直都是一个掀桌子的人,我喜欢承担责任。

初中的时候,英语老师给大家布置背单词的作业,就是一个单词抄几十遍。

我在想,我不用抄这么多我就记得这个单词了,我抄它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时间浪费在这里意义是什么?我拿它去做别的学习不香吗?

我没有质疑老师,因为我也理解老师要统一管理,他们有他们的难处。

所以我就给英语老师私下沟通,我说老师我理解你让我们抄单词是希望我们加深记忆,我这些单词都记住了,我可以不抄吗?你可以抽查,那不抄单词省出来的时间我去做阅读,通过阅读我可以记住更多的单词,你看这样可以吗?

你体谅了老师,你给出了更好的方案,你让老师觉得你的方案对她也有利(学生英语好了自己的考核也有提升),

你掀了一个桌子,没有一地鸡毛,反而布局更合理,利益更大了,

对方会不同意吗?

就算对方真的不同意,你也知道了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摸清楚了她,知道未来要不要跟随她,信任她,不也是件好事吗?

我很喜欢的一个年轻人,他在轮岗期发现客户资料管理系统存在重复录入的漏洞,没有像其他新人那样默默加班消化,而是用周末做了份竞品分析报告。

他指着系统截图说老板说:

“现在的操作流程每天浪费3小时人工,隔壁部门用的XX系统有个智能抓取模块,我们可以申请技术部做本地化改造,我画了功能对接草图,您看这样改是否可行?”

这个方案最终被他们公司纳入公司数字化改造计划,这个年轻人也因此获得了参与核心项目的机会。

 

好,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掀桌子的人,那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从「对错思维」到「价值思维」

很多人不敢发声是陷入了「质疑权威 = 否定对方」的误区。就像家长面对老师布置的海量作业,第一反应是「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在挑刺」,却忽略了沟通的本质是「共同优化教育方案」。

就跟我去找老师优化抄单词作业时,不是为了「反对」老师,而是找到大家共同的目标,转化为「共建」的沟通,让老师看到了另一种方案的可能性。

第二,从「害怕错误」到「接受错误」

担心被否定的背后,是对「试错成本」的过度放大。

我们的教育中太害怕犯错了,错了就错了吧,被否定就被否定吧,多大点事呢不是吗?

第三,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定义」

在亲子关系中,这种思维转变尤为重要。

我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发现女儿沉迷短视频后,没有简单粗暴地没收手机,而是和女儿做了个「屏幕时间改造计划」:

“你可以看短视频,但看完后你要负责给我讲解这个短视频的内容,你能够清楚明确的让我明白这个短视频的内容,就可以再解锁一个短视频。”

我朋友给我说,通过这个方案,他把女儿的表达能力给大大提升了,女儿也逐渐的从一个短视频的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还会经常跟他讨论某个短视频的拍摄手法很好,某个短视频拍的太啰嗦了。

 

最后,如果你想演练,你可以从下面几个点试试看:

1)「数据 + 温度」沟通法:

先呈现客观事实(如“这个月重复劳动占比40%”),

再表达共同目标(“我想和您一起提升团队效率”),

最后拿出具体方案(附带执行时间表和风险预案)。

2)「最小可行性挑战」策略:

从修改会议流程、调整日报格式等小事开始练习,用低风险场景积累「建设性破坏」的经验值。

3)「反脆弱」心态建设:

把每次被拒绝当作「规则测绘」—— 知道哪些边界暂时不可突破,比盲目冲撞更有价值,这就是「局部掀桌子」的胜利。

***

最后的最后,我想给大家说,

当我们不再把「遵守规则」当作唯一选项,而是学会带着「重构的勇气」和「建设的能力」去对话,就会发现:那些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规则壁垒,没有想象中那么坚不可摧。

当你拼出新的图景时,你可能会感慨:这世界,果然是个草台班子,

只要你敢于为创造更优解去承担责任,你就能够跳出被动生存模式,完成自己的生存进阶。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当妈后才懂:这不是叛逆,是让孩子跳出“无效努力”的生存智慧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