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一位老学员,婚姻工作孩子遇到一些问题,都会找我聊聊。
今早她给我信息,她昨天和孩子聊完,她感受到孩子永远爱妈妈,孩子也是她的一面镜子。
昨天,我和学员从孩子的问题,聊到她自己,她通过孩子看见自己,也知道以后怎样养育,她原来以为孩子问题很大。
先是责怪自己育儿挫败,非常内疚,后来又觉得孩子很糟糕,聊完之后她不再沉浸在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是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后来发现自己真是灾难性思维,实际孩子没有想象那样糟糕。
我说要分享一下她和孩子的沟通,她爽快同意,这是她分享的内容:
刚送完孩子去学校,她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她洗漱好来店里吃饭,然后聊了会天,送她去学校。
孩子今天心情还不错,跟我聊了很多她的小猫,听的广播剧,还有说想要做草莓酱,要养鱼。
这几天没学习吧,她说想要年级进400以内。我说你去上学就很棒了,考多少没关系。也没敢打击她自信心,她说你是我妈妈吗?原来我对她要求太高了,也没帮助她。
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把手机没收了,她昨天说想要玩,我说不可以。
今早跟我商量,以后写完作业限时听猫小九,我说不可以。
先让她冷静几天,陪她做点其他的事情。 我也有很多规划,我说我们一起去散步,打羽毛球,去游泳,骑自行车。在家打扫房间,布置房间。
她要我答应永远不抛弃她的小猫。因为我昨天说要把猫丢出去。
看她这样我很开心,真的很欣慰。她没问题,是我太应激了。还有就是必须要有原则有规矩,手机必须得管控。
我也要好好学习,孩子还说要在家监督我的瑜伽练习和学习,我也可以教育好孩子,我要好好努力。
02
孩子上了初中后,她工作比较忙,认为孩子大了,自己可以负责学习和生活,给了孩子手机,让孩子自己管控,结果孩子沉迷手机,成绩退步,上学也没动力。她才意识到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管教。
最近孩子总是请假,她怎么问孩子,孩子就是闭口不回应,送到校门口,孩子不进去,哭着要请假,她担心坏了,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
昨天我们聊了之后,她释然了,孩子是因为期中考试,怕考得不好,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更怕让妈妈失望。
这个点找到后,回家和孩子沟通就有了切入点,当她对孩子成绩没有太多要求时,放下了,孩子答应也要努力好好学习。
所以精准定位问题背后的情绪卡点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养育孩子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一看见孩子的行为,先是害怕,害怕是因为看见危险,然后不停想象危险,让自己非常焦虑,不是问题本身多难,而是你想象出来的很难。
养育孩子是一场双向奔赴之旅,父母都很好,孩子也很好,只是有时候陷入困境,让我们很恐惧,进入灾难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