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有这6种表现,说明你养得很成功!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在游乐场里,一个5岁的小女孩正专注地搭城堡。

已经堆得老高的积木倒塌时,她没有哭闹,而是拍拍手说:

“没关系,我再搭一次!”

这一幕,让旁边的妈妈们纷纷感叹:

“这孩子心态真好!”

这种好心态来自于对自己的充分的信任,从心理学角度看,自信的底层逻辑是安全感、胜任感、自主感的稳固联结。

孩子的自信从不是天生的,而是藏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养育细节里。

当孩子展现出以下6种特质时,恭喜你,她正在被爱和智慧滋养成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敢于表达不同意见

被尊重的孩子,才有底气说 “不”。

“妈妈,我觉得可以换个方法再试试!”

当孩子敢在家庭讨论中提出异议,甚至反驳父母的观点时,恰恰说明他内心充满安全感。

就像阿德勒说的那样:“孩子的自信,始于被允许表达真实想法。”

在过度权威的家庭中,孩子习惯压抑自我;

而被尊重的孩子,敢于打破 “听话才是好孩子” 的桎梏,勇敢说出内心的声音。

培养孩子表达力的 3 个方法:

1、设立 “家庭辩论时间”

每周选一个有趣的话题(比如 “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让孩子自由辩论,无论观点对错,先肯定其思考过程;

2、用 “我很好奇” 代替否定

当孩子提出不同意见时,回应 “你的想法很特别!能说说为什么这么想吗?”;

3、在生活中创造表达机会

购物时让孩子和收银员沟通,问路时鼓励他向陌生人求助,把日常场景变成 “表达训练场”。

坦然面对失败

被接纳的孩子,不怕试错的勇气。

“这次考试没考好,但我知道错在哪里了!”

当孩子能笑着谈论挫折,而非因失败陷入自我否定,说明他的内心已筑起强大的抗挫力。

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指出:“真正的自信,源于‘我可以不完美’的底气。”

那些在跌倒时被温柔扶起、在犯错时被耐心引导的孩子,不会将失败视为 “灾难”,而是看作成长的阶梯。

帮助孩子拥抱失败的 3 个技巧:

1、分享自己的 “糗事”

主动告诉孩子 “妈妈小时候学骑车摔了 10 次才学会”,让她明白失败是常态;

2、将挫折转化为 “游戏挑战”

孩子搭积木倒塌时,说道 “哈哈~我们再来挑战一次更高更漂亮的城堡吧!”;

3、设立 “失败记录本”

和孩子一起选那些值得记录的挫折,并写下 “下次可以怎么做”,把教训变成经验库;

主动发起社交

被支持的孩子,拥有连接世界的热情。

“妈妈,我想邀请同学来家里办生日派对!”

当孩子积极规划社交活动,主动结交朋友,说明他在家庭中获得了充足的情感支持。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孩子的社交自信,源于早期关系中的安全感。”

那些被允许自由探索人际关系、在冲突时得到理解的孩子,更容易绽放出温暖而自信的光芒。

助力孩子社交力的 4 个行动:

1、打造 “社交练习场”

定期组织或参与家庭聚会,让孩子负责招待客人、分发零食;

2、用 “角色扮演游戏” 模拟社交场景

和孩子玩 “超市购物”“医院看病”,练习礼貌用语和沟通技巧;

3、接纳孩子的社交节奏

若孩子内向,不强迫他 “必须外向”,而是支持他用自己的方式交朋友;

4、引导解决社交冲突

孩子闹矛盾时,问 “你希望/觉得可以怎么解决?” 而非直接插手;

坚持自己的选择

被信任的孩子,拥有掌控人生的底气。

“虽然大家都学钢琴,但我真的想学街舞!”

当孩子敢于为热爱发声,不因外界压力动摇,说明她已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

作家刘墉曾说:“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源泉。”

那些在选兴趣班、挑衣服颜色时被赋予选择权的孩子,更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培养孩子自主力的 3 个策略:

1、从小事开始放权

让孩子决定周末穿哪件衣服、先写哪科作业;

2、用 “选择题” 代替 “判断题”

把 “不行” 换成 “你想现在练琴,还是半小时后?”;

3、尊重孩子的审美与偏好

即使她选的 T 恤图案 “很奇怪”,也认可 “这是你的独特风格”。

坦然接受赞美

被认可的孩子,配得感满满。

“谢谢你夸我!这个手工我做了 3 天呢!”

当孩子能大方回应赞美,而非害羞躲闪或自我贬低,说明她内心充满 “配得感”。

教育专家简・尼尔森指出:“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始于父母看见他的努力。

” 那些被真诚鼓励而非 “打压式教育” 的孩子,不会因自卑而推开外界的善意。

提升孩子配得感的 4 个方法:

1、夸细节,不夸天赋

把 “你真聪明” 换成 “你解题时换了 3 种思路,这种坚持太厉害了!”;

2、记录 “成就时刻”

和孩子一起制作 “骄傲小本本”,写下每天/每次取得的小成就;

3、引导孩子认可他人

看到别人优秀时,和孩子讨论 “你觉得他哪里值得学习?”;

4、避免 “比较式打击”

绝不说 “你看谁谁比你强”,而是聚焦孩子的独特闪光点。

主动承担责任

被赋予使命的孩子,内心充满力量。

“妈妈,今天我负责照顾妹妹!”

当孩子主动揽下责任,甚至为错误道歉时,说明她已将责任感内化为自信的一部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担当,来自被信任的使命感。”

那些被赋予家庭角色、在犯错后被引导弥补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有责任感的人。

唤醒孩子责任感的 3 个行动:

1、分配 “家庭小任务”

让孩子负责摆碗筷、倒垃圾,完成后郑重道谢/赞美;

2、用 “信任式沟通” 代替命令

把 “快去整理玩具” 换成 “这个房间交给你布置,我很期待!”;

3、引导 “补救式解决问题”

孩子打碎杯子,先问 “我们怎么收拾?”,再说”下次怎么避免?” 而非指责。

写在最后

那些眼神明亮、步履坚定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懂得 “看见、接纳、信任” 的父母。

当我们放下焦虑,用爱为孩子搭建安全感的地基,他们自会在成长中长出自信的翅膀。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有这6种表现,说明你养得很成功!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