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六年。
他们从一个幼儿园娃娃成长为翩翩少年,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变化阶段。
我一直觉得,小学六年父母的付出与孩子的成长是成正比的。其中,父母的耐心,爱心,眼界、格局和对教育趋势的预判,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六年时间,他们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变成不同的人。六年之后,他们的性格和人生观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做大的影响和改变、就要付出巨大努力。
所以,小学靠父母,是真的,也是必要的。
很多人觉得,小学靠父母的意义,就是要管好孩子的学习。
在我看来,管好孩子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成绩上面。
否则,可能会将压力和责任传递到孩子身上,让他们过早的感受学习的不快乐和烦恼。
小学阶段,对父母的要求有点高。因为我们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和信息,在此之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即要打开眼界、看到更宏观的未来;也要观察自己的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们。
小学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底层能力和终身受用的核心素养。
一、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孩子一生的身体素质,都是从小开始形成的。
在北京,学校很重视孩子的运动能力,每节体育课都是个体能测试。但是,现在孩子的户外时间,比起我们小时候也少多了。
所以,回家后应该再补充一些运动和户外时间。至少,每天要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跳绳/跑步),这样还可以提升海马体的体积、让记忆力有显著的增强。
努力方向:要让孩子掌握和坚持至少一种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力。
而运动后的90分钟,是大脑的黄金期。在运动后学习和完成家庭作业,效果会更好。所以, 放学后可以先运动再写作业。
二、良好的睡眠习惯
现实情况是,有很多孩子在小学就睡眠不够。有些是因为作业写的晚,有些是因为家长工作忙回来的晚,所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八点半上床睡觉的,九点半就算早的了。
但是,睡得好精神才会好,记忆力强,身体也会好。
所以,小学期间要保证9小时以上的睡眠,如果家近、睡的晚就起的晚点,如果家远,就更要早点睡。
三、思辨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头脑整天处于一个飞速运转的模式,停不下来。如果不让他们思考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他们就需要把自己无尽的精力放在电子设备上,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头脑才能受到刺激、得到快感。
不是孩子天生爱玩手机和电脑,是他的环境太单调了,他找不到让自己觉得有意思和主动愿意去做的事情。
所以,孩子需要从小就有阅读基础,可以思考很多的事情,并且形成自己的逻辑判断。这样,他们的精力会被分散、对手机的偏执度也会降低。
就算他们喜欢玩,但是他们能克制自己,知道这件事是不好的,能理性的放下。
同时,思考和表达输出能力,也是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和锻炼的,方法很多。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可以等待他们的成长,但不要错过带他们增长阅历的机会,有些事看的久了、自然而然就会了。
四、社会性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
是我们一生要去学习和体会的,不可能在小学六年就掌握。
但是,我们要教会孩子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通过更加积极的沟通方法去解决问题 ,而不是采用发脾气和大喊大叫等极端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2.有财商意识
要培养孩子对钱和财富的认知,不能形成花钱大手大脚或者对钱没有概念的习惯,即使家中再富有,也应该让他们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让孩子学会消费和控制预算,让他们参与家庭的重要支出,比如旅游、装修、平时采购物品。
孩子爱花钱,即可能是他们的基本欲望没有被满足,也可能是他们对钱没有概念。
四、打好学习基础
成绩是重的,也是不重要的。
成绩是知识掌握情况的体现,也是局部学习成果的体现。与其关注成绩,不如关注孩子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与从前相比,如今社会对于学历的看法出现了很多的不同。以前留学热,崇拜高学历,就业市场也倾向于此;而现在,大家不再盲目崇拜海归和高学历,学历的重要性在降低。
看看90后和00后的人生观就知道了,他们更在意自我实现,并不会盲目的羡慕和在意什么。
学习是小学重要的事情之一,但不是全部,千万不要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学习上面。
即使孩子起步晚,也不代表他们没有学习能力。
只有孩子身体好、个人综合能力发展的顺利、思维深度和情商都同步发展的时候,有效的知识学习才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好。
虽然小学的知识和成绩是初中和未来的基础,但这些成绩对他们的人生也微不足道,没有人会向别人炫耀自己小学样样百分。
所以,这个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比一张百分试卷或者被动的硬性学习和刷题更有意义。
小学阶段父母要做的事情多,一个是具体执行层面的,比如孩子的日常管理和学习辅导,这些都是显性的事情,可以看到、做到;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隐性的事情,做不做短期看不出效果,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后,才能看到当年努力的影子,对孩子的影响也更深远。
因此,两个方面都要抓起来。而且这件事,不要指望所有的家人能都帮上忙。需要靠家中对孩子最用心的人来操心和努力。
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给孩子的未来增加一些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