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教中专技校的孩子,认为他们大多是很难改变的,甚至是不可救药的,当年我就思考在线,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家庭教育的作用。于是,辞职重新学习当老师,做幼儿教育,带家长成长。
我曾经默默决定再也不做青春期的孩子,专注于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么决定是因为当时认为意义更大。但是,越想绕开的越绕不开,越想逃离的越逃不掉。
如今,我跟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打交道越来越多,他们主要是我年度会员的孩子,我无法“扔”下他们不管。不止在群里要为他们答疑,还有很多的一对一咨询,甚至,从最初做营时上限定在12岁,到后来13岁,然后14岁,目前已经蹬鼻子上脸到了15岁。
然而,还不止如此。我还准备了一个空间,持续地做下去,以后还会做16-18岁的营,本来就做成年人的营。所以,拉通了。如果不收着点儿,幼儿园和养老院就一起开上了。
昨晚一会员问到一家人被13岁的孩子牵着走的问题:孩子做完自己最基本的事情,比如写作业、洗澡、洗内衣等,家长不让用手机和看电视,那余下的时间就要全家人陪着打麻将、下棋等。因为要陪玩13岁的哥哥,没人带妹妹,不得不安排妹妹看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之前还有家长提到青春期的孩子不上学,在家刷手机,要去医院确认,结果就确认了个抑郁,还是重度的。其实我发现医院让你填个表,就会告诉孩子你抑郁了,可能很多还都是重度,得吃药。我那么活泼灵动的大女儿三月下旬心情不好,到医院也让填个表,直接就确诊双相了,给开药,还说了些吓人的话。
即使有大人在,医生说这些时不会避开孩子,不会尝试着去说,而是简单粗暴地确诊,开药。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我大女儿哄好不哭不闹了,让她不生医生的气(嫌医生武断)也不信医生的话,然后继续她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活。
人的情绪有起伏很正常啊,今天高兴明天不高兴就双相了?很多中学生一旦被确诊,仿佛石头落了地,接下来就一方面难过痛苦,一方面以此为据提出躺平不上学。如此家长多难啊,孩子也难啊!
还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觉得上学耽误事儿,想去工作实现金钱自由。可是,一个孩子,社会也不会接收,他又能干什么呢?小小年纪无一技之长的他凭什么能挣到钱实现花钱的自由?
对了,还有一个折磨妈的孩子,偷手机。想尽办法搞手机打游戏,父母白天上班晚上琢磨孩子审孩子……人生无比艰难。
我大女儿青春期时可把我们两夫妻折磨惨了,好在我们夫妻合作得好,有人指导,够清晰也够坚定,硬是扛过来了,打下了一场胜仗。说明下,是孩子和我们,都胜利了。
大女儿高考后有一天散步时,在路上,她说:“妈妈,如果我有我这样的女儿,肯定早就被我养死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
我们把她过去偷手机、偷着刷我的卡的事拿出来说,云淡风轻,好一场叛逆,终有收场的时候。
大女儿曾经想出国上大学,我根本不敢考虑,因为她的内核不稳、情绪不稳,需要更久的陪伴。
此刻,上大一的女儿,跟我保持着比较高的频率的互动,我极少主动找她,都是她找我,甚至还约电话:倾诉、分享、咨询、商量……
如今的她,很好。至少她满意,我们也满意。
二姑娘越长大越乖巧可人。
她人生最挑战的时候竟然是2岁以前,让我感觉真正容易的是在她4岁以后。最后一次撒泼是在近6岁的时候。
回头去看,二姑娘小时的闹腾其实就是因为脾胃不好不舒服。那时不懂,但是,我脾气相当好(都是在练习,并非天生的)。
我们的爱和陪伴塑形了这个孩子,非常温暖有爱,在班级里,虽然也烦恼于没有特别特别亲近的朋友,但是,从来都没有跟哪一个同学闹过多大的别扭,跟几乎所有人都能玩到一起。虽然学习成绩中等,但是运动和艺术很强。
二姑娘一路走来越来越平衡越来越健康,我之前也在想象,青春期的她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相信她不会偷手机偷钱,也不会跟我对着干——我特别相信,事实上也如此。
所以,之前我就想象着,我大概是没有二姑娘步入青春期的烦恼的。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青春期就是青春期。昨天晚上通电话时,她问我:“为什么我就这么燥呢?”
她的情绪很多,睡眠都受到了影响。但她的情绪无任何指向,在学校没有谁让她不舒服,在家里,我和老代也没有让她不舒服,可是,她就是有情绪,燥。
上周五,放学后直接去医馆。她当时已经感冒快一周了,我让医生给看看,确定一下需要做什么调理。结果医生说疏肝。
在做的过程中哭了,先是大哭,然后是小声默默地哭,后来我陪伴她,给她递纸递水,她就哭啊哭……
那哭声分明是委屈,是受尽委屈的那种哭。
但是,在意识层面,她也觉得自己并没有受多大的委屈,至少没有需要可提及的。
想必是很多细小事情发生的瞬间积累的情绪吧。比如她周末问我:“为什么我和我们主班老师之间总感觉像隔着一层东西?”再进一步聊大概就是谈事情的时候不够同频。
我跟老师聊时还挺同频的,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来,也不太有机会去搞清楚。但是,很多细小事情发生瞬间产生的情绪却会真实地留在身体里。
我跟二姑娘讲,医生给做疏肝时表面上你是因为身体感受到疼才哭的,但你的哭声其实跟那个疼又没关系,你看你多委屈啊!
不能提,一提就继续哭。不抱怨任何事,不抱怨任何人,可她就是委屈,哭。并且睡眠不好。
其实周末在家状态还是不错的,上学时我没陪,早晚都要给我打电话,特别是晚上,不止一个。
昨晚说好睡前还要再打个电话,于是我就等电话。大概是我中间上楼晾衣服时她打过了,而我错过了。我并不知道我错过,也没看时间,一直等。
9:49时意识到电话还没打过来,心想着怎么这么晚还不睡。一打开手机发现9:19时就打过了,还留言说有事跟我讲。
之后,我就开始分析为什么我不主动打电话而是等她打?
事实上,我没有多愿意接她的电话,因为,她晚上很多时候都会讲心情不好啊累啊,早晨都会讲没睡好。
我想我的心,已经受够了这些坏消息。能避免一次就一次。
好在我是完全地理解孩子的,但是,我也理解自己是人不是神仙。
上次游学那天回来哭了一个晚上,哭哭停停的,到了睡觉前,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也受不了我这样一直哭?
还解释说,可是我就是想哭,我跟你说一说哭一哭我就会好受些。好吧,我是垃圾桶。
二姑娘时不时地就质疑自己的睡眠和心情,我就一次又一次地语重心长:你看,你的个子长得这么快,是因为你的身体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啊,你的激素水平变化快才这个样子的啊,这很正常,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我还给她讲姐姐青春期时是怎么作妖的,讲着讲着就把她讲笑了。但是,理解归理解,下一次照样情绪不好照样质疑自己出了问题。
不过,集体生活时状态是好的。
昨天早晨打电话说没睡好,心情不好;今天早晨打电话时说穿好了衣服但不想起床。我说去上学就心情好了。她说上学后心情是会好起来,但有点累,我说那是因为没睡好啊……
青春期,一段全家人难熬的时光。
那么更年期呢?更年期也是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快的时光,人们也容易被情绪控制,甚至还有身体上的反应。
但是,我想,人生过半的成年人,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终究是有非常多的了解和理解的,这和青春期的少年还是不一样的。
在我更年期时,我经过睡眠困扰,心情抑郁,但是,没有燥动。反倒是,从我更年期开始,我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运动、唱歌、学车、学游泳……
后来的后来,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现在的我很健康、很自信,并且,知道我的人都说我比过去更年轻。
我对自己特别认可的就是情绪上的平静与稳定,对自己身心的掌控。有一次带仙女营的妈妈们去见一个朋友,朋友会看命盘,大家特别感兴趣。我坐在远处看着她们兴奋的期待的样子,也看着平静安稳的自己,意识到自己无意算命。并且,在那一刻,我就清晰我已经过了算命的时光了,因为,我的命运我知道,我的命运我可以掌控。就像我近些年一直在练习掌控自己的身体、情绪和关系一样。
今天是5月20日,星期二,下午直播主题是“我的更年期”。原本是想分享自己的更年期以及我对更年期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不过瘾,于是决定干脆好好地讲一下更年期。跟大家分享如何不被激素的变化牵着鼻子走,而是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前半生,我们是女儿、妻子和母亲,后半生,我们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去做更好的自己。
520不仅仅意味着我爱你,更意味着你爱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