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命题是指将学科内容融入学生熟悉的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好为情境化命题,能够有效激欲,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目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求知情境化命题已经成为中小学命题的大趋势,得到师生认可,但命题质量参差不齐。要达到高质量命题还需教师准确把握情境化命题的要义。
(1)借简述情境化命题应具备的要素。(6分)
(2)根据你对情境化命题的认识,分析点评以下题目。(24分)
教完古典诗词的内容后,为考查学生对诗词表情达意的掌握情况,某教师设计如下题目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承载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表达和诠释,其中“月”是诗人热衷使用的意象。中秋节来临之际,鹏城中学某班级开展了“以月寄情 抒写心曲”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填古诗
活动二:选卡片……
活动三:创作一首诗……
解析:其实这个题目的关键不是情景化命题几个字,而是这种新的评价考核方式的优点。上课曾经反复强调过,凡是和教学相关的,让分析其特点,就是从目的,内容 、方式,主体等教学构成要素。这古诗词的题目不会有机构能命中,但是这种教学类的答题角度是上课反复强调的!!比如上课曾经讲过主题式教学的特点。初中考的主观题全部都是上课讲过的,包括沉迷网络,更重要的是我明确说过 沉迷网络只是初中考,所以小学班从来没有提过沉迷网络,不但命中题目,而且命中哪个阶段考! 看看下面这些参考解析,是不是从以上几个角度答题的。
参考解析一
1、 深刻认识中考命题改革的定位与目标,推动义务教育由“求分”向“育人”转
中考命题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考试不仅仅是评价,更育人。改变了“考什么学什么”的急功近利的行为。致力于命制情境灵活、内容丰富、指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试题,力求引导教学回归教育的初心, 最终实现真正有价值的“教”和有意义的“学”。
2 是打破题型僵化的应试套路,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比例。打破题型僵化、思路单一的应试套路;提高探究性、开放性试题比例,鼓励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3 积 极 探 索 跨 学 科 命 题,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各科试题着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着眼于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把握,还注意与其他 学科知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国内外大事和热点话题的联系与运用,积极探索和研制“跨学科整合题”。
4 是创设真实任务情境,使纸笔测试与现实生活无缝对接。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之所以无法轻易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关键就在于学习活动所依存的情境被人为简化和抽象化。中考试题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其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卷面中提供“具体真实的世界”,考查学生灵 活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把握中考命题“不确定性” 的精髓。致力于考查学生“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确定情境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考命题改革正在撬动教学转型,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辩证思维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6. 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发展中心”,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权利。越来越多的教师
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安排纳入课堂,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和谐共进的乐园。
参考解析二
一“扭转应试倾向,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为中心; ( 目的)
二改变题型、跳出套路、摒弃过于僵化的“确定性”带来的思维定式,大量的课堂被考试带来的急功近利所占据,师生热衷于钻研题型,归纳套路,操练技巧,如此日复一日,既浪费时间又消磨兴趣。试题呈现方式新颖,考查内容综合,事先无法预测,无涉作答技巧,其“不确定性”意味着学生只有平时踏实学习、认真观察、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分”。
三 试题的开放性,具体体现为问题的开放性、思路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开放性。试题因开放而多元,一问一答之间给予学生思维驰骋的天地。
(四)考试内容学科“跨界”交流,文化“穿越”共享
学科之间是分离的,人的素养却是综合的。与之相应的中考各科试题,也应当既恪守学科“本分”又适度“跨界”
(五)创设真实情境,营造问题解决状态
学生需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六)方寸试卷承载家国情怀 (这是属于答题角度之外的绝对加分的亮点)
考各科试题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方寸试卷中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初中曾经考过一个题目,问成功的提问的特点,上课总结过思路:从老师出问题的目的、题目的类型、题目的内容、从谁的角度设计问题,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还是重视知识记忆的结果,提问的数量、提问的时机等等。迁移到情景化命题这个题目,对应的就是情景化命题的目的,情景化命题的考试方式,情景化命题的内容, 命题是发展学生的角度出题,情景化命题题量合适,难易适度。
上课的时候我还问大家:如果下次分析项目教学的特点呢?游戏式教学特点呢?如果高中PISA那道题,改成问PISA 项目的特点呢?大家答的很整齐的。其实换一个角度想,这是一种评价。好的评价是从哪几个角度去答题呢?是不是还是目的,内容、方式、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