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青春期群里有位妈妈退群了,让我重新邀请加人,我说你知道群里满额,有人退,立刻有人补上去,只能邀请进入别的群。
她告诉我,孩子晚上让她退群,不让她在群里交流,如果不退群各种要挟发脾气。她不得不退了。
有时候我们说孩子的问题,但是父母想想,根源真的在于孩子吗,是自己混乱不清,界限不清晰,没有力量才会被孩子操控。
青春期父母群里聊的信息能让孩子看吗,是父母各种吐槽聊天,想办法,想对策的群,再说父母为了孩子各种学习,孩子那有资格干涉你学习。
前段时间,有个学员的孩子通过不吃饭要挟妈妈,后来我给学员心理支持,不用管他,饿两天看看,饿不死。没想到孩子晚上自己出来吃饭了。
她说自己以前嘴硬心软,孩子一顿不吃,就各种哄,端到屋里。孩子不拿捏你,拿捏谁呢,她知道你会妥协,会各种心疼。从而习得了这种方式,我只要不吃饭,妈妈就会让步。
我天天在一线做咨询,孩子最常用控制父母的手段:不吃饭、不写作业、不上学、不睡觉、离家出走、各种摔东西、脾气暴躁生命威胁。
这些都是父母的软肋,孩子不上学了,父母想这可怎么办,开始各种答应妥协,孩子一挖坑,父母直接往里跳。
这就是孩子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一步步力量变强,父母一步步退缩,孩子力量过大的时候,就会操控父母。
父母一旦被孩子控制了,思维受限,脑袋也不灵光,只会说没办法,陷入一种无助的困境。
所以父母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自己有选择权,有决定权。因为关系里边,你有50%的主动权,你对孩子的回应,就是你可以坚守的阵地。
02
韩冰老师曾经有个视频分享过孩子千方百计控制妈妈,否则就极端行为要挟妈妈。
在视频中,老师问那位妈妈你给孩子断奶的时候,孩子哭了吗,那位妈妈说,孩子哭了,可闹腾几天孩子就好了。
老师说青春期孩子各种要挟,你要做出第二次断奶,孩子肯定会闹腾,会做出更危险的行为去警告你,这个时候让爸爸站出来保护孩子的安全问题,不让孩子有危险。孩子这样闹腾几次就好了。
心理学底层逻辑都一样,就相当于数学定理一样,只是每个人解题不同而已,韩冰老师给出的解决方案,实际就是和善而坚定原则。
“和善而坚定”是由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简·尼尔森提出的。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简·尼尔森在其著作《正面管教》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教育理念。
她认为,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和老师应做到“和善而坚定”,既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以温和、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们,又要坚守原则和底线,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出自信、独立且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
如果孩子控制你,要挟你,不要盯着孩子问题,而是要盯着自己,我要拿回自己丢失的力量,我有能力应对孩子各种要挟,这样你就从被动变成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