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有时候都难以形容。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父母宠爱孩子的心理,但是某些时候,如果一贯的宠溺,会让孩子养成很多坏毛病。
其实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是孩子吃的好,穿的好?还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百依百顺?
其实孩子什么样子,跟父母是如何教育的关系特别大,而这一点又跟父母的认知有关系。
在父母的眼里,谁都希望孩子以后能够好,有份像样的工作,有个美满的家庭。
为了孩子这一切,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布局。
为了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而举家搬迁,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不辞劳苦。
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生活条件不断的优化,物质条件占据了我们的内心。
我们认为生活好就是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我们去看现实社会,这一点也许是达到了,但同时也出现了更多其他的问题,那就是品德人性的问题。
这也是跟教育息息相关的,而且影响还很大。
性格的形成有一部分天生的,但更多的是,在后天环境中养成的。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时候的性格建设阶段,避免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性格习惯。
因为不好的习惯和性格一旦养成,之后必须会花更大的力气来改变。
比如,孩子喜欢乱发脾气。
我原来也以为性格脾气都是天生的,因为我脾气也很大,认为这跟我的生理因素有关系,肝火比较旺。
不管什么事,只要不按照我的来,我就会火冒三丈。
周围人都怕我,我以为是自己厉害,还为此而骄傲和自豪。
到后来我才开始明白,不是别人怕我,而是别人根本就懒得跟我沟通,慢慢的就不爱跟我来往。
这些年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才发现,其实性格脾气是可以改变的,但真的比较漫长。
因为很多事情是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解决的,发脾气是最差的一种。
所以我们如果发现孩子从小脾气不好,一定要想办法纠正过来,否则可能会影响学习,工作,甚至生活。
比如,孩子的拖延症很严重。
拖延不是性格决定的,更多情况下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我有个亲戚就有严重的拖延症,做任何事都是不着急,时间来不及了,才着急忙慌的去做。
就像孩子拖延时间写作业一样,其实最后也要做,但硬要墨迹到没办法推了。
我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心态,因为人性里面都有惰性。
拖延症比较强的人,其实就是自律性比较差,做事情没有计划和安排,内驱力不足。
如果孩子总是保持这种状态,做什么都要父母催和监督,以后就很麻烦。
因为父母不能干涉孩子一辈子,孩子独立在社会中时,就会失去这种“监督”。
自己没有主动性,不自律,不管做任何事都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对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
爱孩子,我们可以惯着他们,但在某些方面一定要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