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论考前心态调整:这是终极的奥秘,这是唯一正道!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在去年5月份,我在b站小号发了一个关于心态调整的视频。但是,视频因为尺度过大,所以被限流了。我也把那视频删了。在此处,我重复一下那个视频中永不过时的终极奥义。

本文分两部分内容

一、唯一的顶级心态

二、如何修成这种心态

唯一的顶级心态

面对高考,只要你有一个明显的心态,不管是好是坏,那你的心态就不是最顶级的。因为,有心态就有情绪,有情绪就有干扰,有干扰就必定低效。

为什么通常的所谓“好”的心态,也不是顶级心态呢?比如说“自信”,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心态吗?

须知,心态是千变万化的,必须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其实,自信和自卑是一回事。

自信,紧接着就是骄傲。骄傲,紧接着就是无知。无知,必然伴随着低分。当某次考试,炸裂的分数给你当头一棒时,自卑感就来了。

心态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的“好”。因为,好就是坏。

那么通常所谓的“坏”的心态呢?也不一定是坏的。比如说焦虑、悲伤,我们也可以化悲愤为力量。最为深刻的焦虑,往往能激发出最为深刻的渴望;当你对高分的渴望,达到某个阈值,焦虑自然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勇猛精进。

但是,请注意,我并没有说焦虑是好的。通过焦虑来激发动力,这个方法也不可取。后续文章会提到。

所以,我们得到第一个结论:只要有心态,就是坏心态。好的心态,很容易变坏;坏的心态,本身就坏。所以,好和坏,都是垃圾心态。至少,不是最上乘的顶级心态。

此时,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显现了:没有心态,才是唯一的顶级心态。

什么心态也没有,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状态呢?就是深深的宁静。古人所谓“平常心是道”,就是这个道理。

《菜根谭》:“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真正顶级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真正牛逼的人,表面看什么都没有。凡是表面“神奇卓异”的人,都远离了宁静的本体,终究没办法“宁静致远”。

“神奇卓异”在此处其实是贬义词。我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众所周知,某些二流老师,喜欢在考前直播。直播的内容呢,带有明显的情绪煽动色彩。

“考前就是要放轻松!忍三四天,一切就结束了!”

这句话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实际上呢?它在煽动一种狂欢、放纵、庆祝的心态。在考前,但凡有一丝一毫这种想法,必定完蛋。

考试都没考完呢,你轻松个鬼啊?你有资格狂欢吗?这一切,都会让你远离宁静。没有宁静,就没有警惕意识;没有警惕意识,复习与考试,必定疏忽。在这种关键时刻,随便疏忽一下,葬送的就是你三年的心血。

所以,那些考前直播、号召大家狂欢且鼓吹所谓“考完疯狂玩”的老师,我祝你下地狱。你造的孽实在太重了。你葬送太多学生的汗水了。

回归正题。我们继续探讨一下“宁静”的奥义。

须知,在调节心态这个问题上,这几个词语意思是一样的:

宁静、警惕意识、冷静、觉知、注意力、专注力、空性、忘我……

这些词,都是一个意思,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我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使用“宁静”这样一个最本质的词语。

宁静,必然伴随着“警惕”。我所谓的宁静,不是睡觉的宁静,而是有意识的宁静。所以,必然伴随着觉知、专注力和空性。

我们在数学中,通常有所谓的“注意到”,抑或是“惊人的注意力”,这也是“宁静”的显化。没有宁静,就不可能有这种灵光乍现。

同时,你必须知道,永远保持宁静,肯定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定义它:心态波动小,就是宁静。

之前提到,好的心态可以转化成坏的心态,坏的心态也可以变好。这其中有一个波动的过程。只要你在宁静的基础上,多注意这些情绪波动,并学会制止它,就能维持宁静。

最后,以助教的朋友圈文案,结束这个小章节:

好的心态,并不意味着好的情绪,而是没有情绪。

有情绪,是谓凡夫;没情绪,才叫功夫。

如何修炼这种心态

先用一句话讲透顶级心态的修炼方法:“学习的动力,不能由某种情绪来激发,要以利益为导向。”

前面提到,焦虑也不一定是坏的。因为,我们也可以化悲愤为力量。焦虑,也可以激发出很强的动力。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是,我要提醒你,这种动力很短暂,也不是很强大。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种情绪都是很短暂的。如果你的动力,是基于某种情绪的,那么当这种情绪消失的时候,这种动力也就没了。

所谓的“三分钟热度”,其本质逻辑就是如此。

情绪有生灭,凡生者必灭。情绪产生了,“三分钟热度”就来了。但三分钟后,情绪消失了,“热度”也就消失了。

不仅如此,这种动力也不是很强大。因为,这种学习动力,基于情绪。而所有情绪,都是负能量。

之前论述过的,只要有情绪,都不是顶级心态,因为它都是负能量。

一旦产生某种情绪,紧随其后的就是某种“昏沉”的能量。比如说,你产生了“我很牛逼”的自信情绪,而这种情绪,本质上和骄傲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骄傲,就意味着“无知”,就意味着“昏沉”。因为每当你觉得自己很牛逼的时候,你肯定是忽略了什么东西。你只看到,你会做某某题,却看不到你不会做某某题,所以你觉得自己很牛逼。所以,哪怕是这种非常正面的情绪,也是负能量的。因为,你甚至不知道你都不知道些什么。

由这种情绪能量激发的动力,都非常小。因为,它本质上就是消极的,就是昏沉的,就是无知的,就是无力的。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出真正的力量?

还是刚刚说的——学会宁静、学会冷静地观察。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情绪,而是智慧(宁静的同义词)。

难道一切行为都要由情绪来激发吗?那你不就是个情绪机器吗?

事实是,超越情绪,也可以产生行为。这种行为,基于宁静,它有着真正的力量。

这个模式非常简单,你只需“注意到”,就可以了。

“注意到”某某行为对数学提分有帮助,所以我这样去做。就是这个逻辑。

这种“注意到”,这种“智慧”(两者是同义词),不带有任何情绪。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情绪的干扰,所以“情绪”不会消耗你的任何能量,所以这种基于“注意到”、基于“智慧”的行为,拥有真正的力量。

说得更通俗点,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因为刷题可以提分,所以我刷题;因为不进步就会退步,所以我必须进步;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效率越高、进步越快。仅此而已。

提分的逻辑很简单,也很冰冷。

我只要意识到这个事实就可以了,其他什么想法都没有。

只要我看到了这样刷题后的结果,只要我意识到做某某事情完全可以提20分,最差的学生,也会变得上进起来。一切缺乏上进心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于你狭隘的眼界,都可以归结于你没有“注意到”,看不到最终的结果。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这种对最终结果的笃定,称之为“眼界”。也就是说,能直接地看到终点的能力。该说不说,这和我们经常提到的“最终式思想”拥有异曲同工之妙)

眼界背后的智慧,比情绪更有力量。有些人,就喜欢通过刺激自己的焦虑、仇恨、攀比、愧疚来激发自己的动力,不仅无效,而且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内耗。谁用这种方法,谁就是自虐。

动力不是靠情绪支撑的,而是靠利益、靠智慧支撑的。前者带来的动力,因为其消极的本质,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力量,而如果你的动力是基于深刻的观察和卓越的眼界的话,那就可以永远不受任何负面情绪的控制。只保留上进心这一积极的部分。

最后总结一下。既然刚才提到的“眼界”“智慧”“注意到”非常重要。那么,我们需要“注意到”什么呢?

1.注意到一切关于高考的危险而扎心的事实,具体是什么事实自己脑补。

2.注意到过于关注这些危险的事实会导致焦虑。

3.注意到焦虑不仅毫无用处,而且会害死你。

保持“注意到”,就能长时间地维持那种宁静且警惕的顶级心态。

这也就是一切的终极奥义。完毕。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论考前心态调整:这是终极的奥秘,这是唯一正道!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