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二胎后,老大的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1.频繁发脾气、无理取闹

表现:

因小事崩溃哭喊,甚至摔东西,故意吵醒小宝、甚至偷偷打小宝。

心理学原理:

情绪调节能力倒退(EmotionalDysregulation)。二胎的到来打乱老大的安全感,孩子退回到更原始的情绪表达方式(如婴儿式哭闹),试图通过激烈反应唤起父母关注。

应对:多理解、少责备抱抱他,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是不是,怕我们只爱小宝了吗?你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2.模仿婴儿行为

表现:突然用奶瓶喝水、爬行、故意咿呀学语、要喂饭、尿裤子等。

心理学原理:社会性模仿(SocialLearning)。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孩子观察到婴儿获得更多照顾,通过模仿“弱者”角色争夺资源,属于进化心理学中的生存策略。

应对:特权赋予法给个台阶下:“哎呀,妈妈也想抱抱小时候的你呢。”准备两个奶瓶,对老大说:“妹妹只能用奶瓶,但是你可以用奶瓶装水喝,这是你的特权,同时你还可以用你超酷的吸管杯喝水。

3.拒绝独立入睡

表现:明明之前都是自己入睡,现在坚持要父母抱着入睡。

心理学原理:

依恋系统过载(Attachment Overactivation)。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指出,当孩子感到威胁时,会强化与依恋对象(父母)的联结行为,确保自身安全

应对:角色扮演转移焦虑

今晚你当妈妈的“夜间守护者”好吗?(给孩子手电筒和玩偶)小熊怕黑,你要带它巡逻房间3圈,然后奖励你睡前秘密故事!

接纳他的行为,用游戏迁移焦虑到客体用高质量的陪伴缓解他的焦虑。

4.攻击父母或自伤

表现:打妈妈、撞头、咬自己、咬他人挠脸等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

心理学原理

矛盾型依恋:(AmbivalentAttachment)。孩子既渴望爱又怨恨被“忽视”,攻击行为是愤怒与无助的混合宣泄,自伤则是通过身体疼痛转移心理痛苦。

应对:替代攻击对象,释放愤怒

(握住孩子的手)”手是用来抱抱的,不能打妈妈。如果你特别生气…(拿出软枕头)”来!我们比赛摔枕头,看谁摔得响!摔10次后告诉妈妈为什么生气?

5.突然太懂事

表现:突然主动帮忙干活,主动照顾小宝,但是偷偷发呆,半夜哭..

心理学原理

防御性顺从(Defensive compliance)孩子通过过度乖巧来压抑真实情绪(如嫉妒、委屈),内心认为”只有表现得完美才值得被爱”。 根源是安全型依恋受损,担心表达负面情绪会导致父母疏远。

应对:关怀,看见,接纳情绪别光夸真是好宝宝了。单独带他出门玩次,告诉他:“你做你想做的事就好了想哭就哭,麻麻最爱你本来的样子!”让孩子知道,他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6.整天当跟屁虫

表现:时刻盯着你,连上厕所都盯着,一见到你抱小宝或者陪小宝玩儿就挤过来。

心理学原理

依恋焦虑(Attachment Anxiety)二胎出生后,老大产生生存危机感,表现出贴妈妈、监控式跟随,属于过度激活依恋系统,害怕失去主要照顾者。

应对:创造联结缓解焦虑

创造老大单独的专属联结时间,创造安全感。运用足够的身体接触来缓解大宝的焦虑,当抱着二宝时,给大宝其他的身体联结,如告诉他:“来,爸爸左手抱着妹妹,右手抱你呀”或者每次二宝有人抱的时候,也有另一个家庭成员抱着大宝。

7.摆烂说狠话

我走了。我讨厌妹表现:“你们就喜欢妹妹,妹!没人爱这只小猫咪了(把自己比喻为小猫咪或者其他动物,表达内心的感受,感觉不被爱)

心理学原理:

敌意外化(Externalization of Hostility)将内心的矛盾(既爱又嫉妒)转化为对二宝的攻击,有时候通过象征性的表达来展示自己害怕被抛弃的恐惧感。

应对:赋予孩子特殊关注、引导敌意转化跟孩子玩拯救五岁小猫咪的专属游戏,可视化的告诉他爸妈有多爱他,赋予他特殊关注与陪伴,用温暖化解他的不安。拿出布偶代替妹妹,让他说出妹妹惹他生气的地方,引导他改造妹妹形象,说“我们给小熊戴个天使光环让它变成帮姐姐拿玩具的好妹妹吧”。

我们这样爱大宝

1.每天抽十分钟专属时间陪大宝跟他约好,每天都有专属时间。单独的陪他疯玩,在这段时间里,不做任何其他事,全心全意陪伴他,让他感受到专注和爱。

2.固定独生子女日每月1天让二宝暂时由其他家人照顾,重启”独生子女模式”,让他感受到爸妈的爱意。

3.理解和接大宝的情绪

即便是孩子放狠话说讨厌妹妹时,也能顺着说,对呀,太小的小宝贝总是爱哭,幸好有你在呀。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可以被接纳,而不是否定和忽视。

4.悄悄话时间每晚睡前5分钟,关灯和大宝说“秘密悄悄话”

“今天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不开心吗?妈妈保证这是我们的秘密。”*如果孩子提到妹妹,可以回应“有时候妈妈也会觉得妹妹很吵,但看到她对你笑的时候,又觉得多一个人爱你也挺好的。

5.让大宝参与家庭决策每周开一次家庭小会议,让大宝参与并决定去哪里玩,感受大孩子的参与特权,让他感觉长大了真好,感受家庭话语权,削弱他被边缘化的感受

6.反向特别日,让大宝体验“婴儿待遇”

让大宝用奶瓶喝果汁

妈妈像哄婴儿一样抱着摇他

爸爸假装给大宝喂饭

结束后说:“你看,当小宝宝虽然好玩,但还是当大孩子更酷,对吧?“

7.强化“被爱历史”

-拿出大宝小时候的照片

“你看,这是你1岁时,妈妈整天抱着你;这是你3岁生日,全家只为你庆祝….弟弟现在有的,你都拥有过哦!

每次翻看后强调:“爸爸妈妈爱你比弟弟多4年!”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二胎后,老大的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