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批评孩子时,谨记“二八定律”,简单却很管用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为什么有些家长批评孩子,

孩子会耐心听讲,

而你每次一批评孩子,

孩子马上就“炸毛”?

其实,很有可能是你的方式出了问题。

想要孩子能听得进你说的话,一定要记得:

无论你是想要批评孩子,还是想要鼓励孩子,都请牢记“二八定律”。

01.

什么是“二八定律”

所谓二八定律,原本是一个适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原理,

意思是:决定一件事最终走向的因素,其实往往只占其中20%。

而这个定律放在教育孩子身上,其实也同样通用——你对孩子讲的话,其实只要有20%是重要的,便足够了。

为什么很多家长一张嘴,孩子就厌烦?

其实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话“信息量太大”。

批评,就一直否定,让孩子无法拾起信心;

鼓励,就一味褒奖,让孩子不由得飘飘然。

如此一来,孩子的内心总是“一脚天,一脚地”,很难不被情绪左右,从而导致心性不稳,最终是的孩子只想听“好话”,不想听“赖话”。

鼓励他,他就高兴、骄傲;

批评他,他就厌烦、无视。

02.

巧用二八定律,

让孩子“听得进话”

二八定律再好,不知道怎样用也没办法啊。

那么在家长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又该怎样巧妙的运用“二八定律”呢?

01

八分肯定,两分批评

当你想要指出孩子的问题时,或许可以试试“曲线救国”。

想批评他,可以先不批评,先肯定他。

如果孩子这次考试粗心,导致丢了不该丢的分,家长千万不要上来就批评。

如果你一上来就说孩子粗心,孩子会想:行了行了,知道了,真烦。

那如果你先夸奖孩子呢?

“不错啊,这次大题居然对了这么多,压轴题都差点做出来。”

这时候,孩子的内心肯定有些开始飘飘然了,

家长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趁虚而入:

“可惜啊,就是有点粗心了,不然啊……”

这时孩子就会想:明明今天要夸我,怎么我这次偏偏就粗心了呢?不想,下次一定要注意。

同样的,当你想夸赞孩子是,也可以先批评,后夸赞:

“这次考试失误有点多,下次要细心一点,还有后面的大题,每次都是过程对了,得数却求错了,太可惜了……不过这次其他科倒是提高了,总成绩也有进步,不错不错”

你看,同样是指明问题,当你掌握了二八定律——那些批评的话语,反而会变成一股激励孩子的动力;那些鼓励的话语,也会成为鼓舞孩子继续前进的力量!

02

八分理解,两分道理

当孩子做错一件事,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

当孩子做出了和你观念完全相反的选择时,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其实很多时候都意味着孩子此时的想法就是和你相反的。

此时,你和他讲道理,相当于直接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若是碰见那些脾气倔的孩子,就算最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会低头。

家庭教育中,最怕的就是“针尖对麦芒”。

那该怎么办?难道不管了?

不,要管!怎么管?

试试二八定律!

比如,当孩子拒绝长辈到座位再开始吃饭时,试着这样说:

“我知道你很饿,我也知道,你觉得谁有空谁先吃饭是应该的,我更清楚,你一会儿还有事情要做,很着急。我很理解你,干嘛总是那么多繁文缛节呢?可是你要想,今天有客人来,我们不先动筷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对吧。”

孩子就会想: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按你说的做吧,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可如果你直接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就会急切的想把自己的想法搬出来,和你对峙——这种对峙,绝大多数时候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

寄语:

其实教育孩子这件事儿,真的是一门学问。

尤其是孩子越大,家长越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这不是因为溺爱,而是因为你要尊重他内心那个逐渐长大的小孩。

其实,不止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中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用“换个说话方式”的办法规避。

家长们,从现在开始,试试使用“二八定律”,你会惊喜的发现:

青春期,似乎也没那么可怕;

叛逆期,似乎也可以“讲理”。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批评孩子时,谨记“二八定律”,简单却很管用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