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你怎么这么笨?”
对孩子说话,最忌讳的就算贴标签。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自己仿佛就站在了真理的制高点上,可以以对一切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但是,父母没有想过的是,自己本意只是孩子在这件事上,或者是特定的某一刻上,说孩子“笨”,并没有想要将孩子完全否定,但是实际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则是“妈妈/爸爸说我很笨”。
进而有两种后果:1、孩子自己认定自己很笨,开始自卑,甚至自暴自弃。2、觉得爸爸妈妈讨厌自己,然后就开始厌恶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自己生的这么笨。不管哪种情况,都无益于亲子关系良性发展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04“连这都不会,你说你还会干什么?”
很明显,父母说出的这句话,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而是在纯粹地发泄情绪。这种话哪怕是对同辈人之间说就已经够过分了,更可况面对的还是一个处于绝对弱势的孩子。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什么,哪怕之前教过孩子,但是他又不会了,也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罪孽。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那孩子的信心也就难以培养起来了。
05“算了还是我来吧”
有时候教孩子一些事情确实很难,但是一旦说好了让孩子自己做了,就要坚持到底。比如教孩子刷碗,但是孩子做得很慢,眼看着饭都要好了碗还没洗出来,就赶忙说“算了还是我来吧”。
这样打断了孩子的学习过程,让他又一次丧失了锻炼的机会,会加重孩子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往往自卑的性格就是从这样一些小事积攒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