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人相处
优秀的人际交往技能能帮助孩子交到新朋友,并能很快的适应并融入到新环境中,而且他们也会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果遇到矛盾问题会知道该如何解决。
然而对于一些社交技能不好的孩子,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在学校就有可能受到排挤或被欺负,尤其校园霸凌事件频繁发生,我们父母更尤为注重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对于成功和生存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会与人相处。而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从小开始。”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与人相处呢?
《教出乐观的孩子》认为,父母教授孩子与人相处的社交技能时必须记住三个原则:
1、不能帮助孩子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只是一味的什么都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幸的是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甚至还有危害。
事事都被解决好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独自承担,会容易产生依赖性,所以当有问题产生时就会不知该如何处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对孩子的事情保持支持与关注的态度,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分析情况,适当情况下给予指导而不是给予答案。
比如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不是我们要去帮孩子出气,而是要想着如何让孩子自己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
2、一旦孩子开始独自解决问题,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于苛刻。
比如带孩子出去玩,有时候别的小孩子老是来争抢他玩的玩具,但孩子每次都让给他。
当时我想着该教育他不能老是吃亏。
后来我问孩子,你不认为自己在吃亏吗?每次都被他抢走玩具。
没想到他回我一句:不就是个玩具嘛。
一开始孩子处理问题的技能或方法不是很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苛求责怪于他,否则就可能阻碍他处理问题的信心。
3、作为父母,要示范有弹性的解决策略,即做好榜样。
我们可能认为父母吵架对孩子影响不好,不应该当着孩子吵架。但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争吵在所难免,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有理智的避开孩子。
其实,父母正确的吵架方式,也是一种示范。可以通过父母吵架向孩子示范该如何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冲突。
但如果每次吵架是这种情况:
你看看你总是这样不听我说,你看你每次都是一样,或者你根本就是不爱我和孩子,或者还会说离婚并让孩子从中选择一个,甚至两人大打出手。
那么孩子也会学会这种悲观方式处理人际冲突。
而如果两人吵架就只论当时生气的事,并将自己内心不舒服的想法表达出来,两人都很快恢复情绪并和好,那么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