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君子远庖厨。
苏东坡不干。
苏东坡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好吃的。
黄州猪肉便宜,但他觉得,有钱人不吃,没钱人又不懂做。
他买来猪肉,放点酱油,慢火炖几个小时,就是东坡肉。
他做鱼也很讲究。
选一条鲤鱼,用冷水洗干净,擦一点儿盐,鱼肚子里塞上白菜心,放在锅里,加上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
鱼半熟时,放几片生姜,浇上一点咸萝卜汁,在加上一点儿米酒。
鱼快好时,再放上一点橘子皮。
趁热端到桌上吃。
他还发明了一种东坡汤,还推荐给和尚吃,做法简单。
用双层的锅,米饭在菜汤上蒸,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加点儿生姜,汤里也加些米。
这样,饭菜同时熟。
这样的生活,让他觉得,自己就像陶渊明,说陶渊明可能就是他的前身。
他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变成民歌,教给农民,唱歌的时候,他暂时放下梨耙,捡起一根小棍,在牛角上打拍子,和农夫们一起唱。
哪怕自身也比较艰难,但是他还是心怀善良,当地有杀婴习俗,人家照例只养二男一女,多生就杀死。
苏东坡听闻后,痛心疾首,就出面成立了一个救儿会,向富人募捐,深入村里调查贫苦的孕妇,若答应养育婴儿,就给给她一些金钱、食物、衣服。
在黄州时,苏东坡还去道观里闭关四十九天,深居不出,练习断食和气功。
他研读佛经,和和尚探讨禅理。
他还炼丹,为了炼丹,还写信向太守请教炼丹方子。
他还写了两篇关于炼丹的文章,一篇《阳丹决》,一篇《阴丹诀》,此后,直到他生命终了,他都一直想求得真正的仙丹,达到长生。
他相信有长生的人,有长生的可能。
有人向他请教长生秘方,他告诉人家,长生有四要:
一曰无事以当贵。
二曰早睡以当富。
三曰安步以当车。
四曰晚食以当肉。
如此可爱,如此好玩,如此有才。
黄州数年,苏东坡又被调到另一个地方。
他照例写了谢表,皇帝看了说:“苏轼真是天才。”
他的政敌说,“他在谢表里还是口出怨言。”
皇帝说:“我了解他。”
不久后,皇帝驾崩,新帝继位,太后摄政,苏东坡得到重用,一路高升,八个月的时间,他升官三次,可谓一时无两。
那时候,他四十九岁。
但苏东坡还是苏东坡,即便曾遭大难,但他依旧活得率真。
有一次他去拜访宰相,不料宰相正在睡觉,苏东坡等了很久,等到宰相出来时,苏东坡指着一只乌龟说,这种东西有什么稀奇,难得的是一种三对眼睛的乌龟。
宰相瞪大眼睛,不信。
他说:“三对眼睛都乌龟,睡觉时,要睡普通乌龟的三倍。”
有一次,他对朋友说,吃饭时只有米饭、萝卜,一个清淡的汤,他就十分满足。
朋友请他去吃饭,请帖上说,将以“皛饭”招待他。
苏东坡从来没听过,等他到了的时候,朋友准备了简单的一餐,一碗白米饭,一盘白萝卜,一碗没有颜色的汤。
苏东坡这才知道,自己被捉弄了。
他不服,也打算请朋友吃个“毳餐”,朋友来了,苏东坡请他坐下,过了好久,也不见上菜。
朋友问,饭呢?
苏东坡说,咱们开始吃吧,不用等了,快吃“毳餐”吧,“毳餐”就是毛米饭,毛萝卜,毛汤。
朋友知道,自己被戏弄了,苏东坡大笑,然后才开始上菜,两人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有次饱餐之后,他问家中女人肚中何所有。
有人说,一肚子学问。
有人说,一肚子墨水。
也有人说,一肚子漂亮诗文。
朝云说,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听后大笑。
他大概也知道,自己有些不合时宜,但他还是如此行事。
这才是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