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给孩子一些阅读自由
不粗暴地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曾经有位妈妈抱怨孩子爱看闲书,比如《哈利波特》、《福尔摩斯探案系列》、《超新星纪元》…….她觉得这些书对孩子一点帮助都没有,一看到孩子读就着急。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孩子的早期阅读中,如果他很喜欢读某本书,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不要带着偏见去制止、甚至指责他。
记得作家梁晓声先生曾经在节目讲述自己的童年读书经历,谈到闲书,母亲是支持他阅读的,买粮、买煤、买劈柴,剩的三四分钱,母亲都会对他说:“你留着(买小人书)”
那时候,包括父亲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读闲书是在浪费时间,唯独母亲本能地认为闲书里一定有做人的营养。
童年的闲书,成为他养成阅读习惯的早期推力。
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且自由的事。当孩子拿起一本书去读,能完整地读完它,已经是专注力和耐心的体现,大人就别给孩子的阅读添堵,重在引导。
我理解家长想要孩子读更多的好书,但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来,早期应当先呵护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乐趣,让孩子坚持下去,之后再慢慢地向孩子传递你的阅读理念。
如果破坏了这种乐趣,阅读习惯自然很难形成。
06不要逼孩子去读书
阅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识字、可以提高孩子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学习到很多道理。
所以很多家长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当成一件十分功利的事情,只关注孩子能学多少东西。
选择书的时候主要看对学习有没有帮助;在孩子看书时,提出很多记忆与背诵要求;还有的妈妈给孩子选书,选的都是名家大作,阅读结束,还会“考”孩子……
太功利,只会把阅读变成孩子的负担。
作家毛姆曾经写道:“如果我们被迫去读那些令人觉得厌倦的书,又怎能养成为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关于读书的方法,最好你还是随自己的兴趣来读。”
阅读重要的是兴趣,所以不要逼孩子去读、去学,会让孩子越来越厌恶阅读。
07不把阅读当作惩罚或奖励
有家长在惩罚孩子,会用读书的方式。当读书和惩罚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时间久了,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就会出现被处罚的感觉,这明显违背了父母的初衷,打击了孩子读书的积极性。
同样的,也不要用奖励的方式哄着孩子阅读。
比如读完一本给你吃好吃的、读完给你玩半小时手机,诸如此类的话都不适合对孩子讲。
要让孩子知道,阅读是生活中的好习惯,是自愿自觉去做的事情。
08再好的教育方法都抵不上身教
说了这么多方法,你会发现,在养成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父母是需要花时间和心思的,不管是早期的阅读启蒙、亲子共读,还是带孩子买书、看书…..
这其中,最难但是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也要多读书。
如果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都热爱阅读,小孩也会耳濡目染,把读书当成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读书的习惯,是可以“遗传”的。当你重视看书这件事,孩子也会重视,当你每天看书,那么孩子也认为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相反,如果父母每天津津有味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对书一点都没兴趣,孩子也很有可能有样学样,他也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所以,想要孩子爱上书,爸爸妈妈也要在平日里捧起书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