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打那之后,严峻“被包养”得越发死心塌地起来。
不仅每天兴高采烈地安排着两娃的生活学习,还给自己揽了份儿子学校足球辅导员的活儿。
每个周五放学后,跟另外四个爸爸组织亲子足球赛。
严峻成了他们的孩子王。
有些接孩子的家长羡慕地在边上围观,感慨:“你看人家的爸爸。”
甚至有家长主动请求严峻带自己的孩子一起玩。
她们说的话如出一辙:“我们家爸爸太忙了,但男孩子嘛,有些事,妈妈真陪不了。”
严峻很乐意接受这份任务。
而对于好多家长对自己的好奇:“你不用上班吗?”
他也不隐瞒:“我上班,但很清闲,我们家,主要靠我老婆。”
事实上,男主内,女主外,难的不是外界的眼光。
难的是当事人,尤其是主内这个人,内心强大到不介意那些眼光。
而比这更重要的,是在主内中,找到价值。
儿子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满怀心事地问我:
“妈妈,今天同学问我,我爸爸有那么多时间陪我,是因为他赚不到钱。妈妈,爸爸到底赚不赚钱啊?”
看着有点困惑,有点小自卑的儿子,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认真且诚实地作答。
我想了一下,给儿子算了笔账。
在当下的消费水平,请一个住家保姆,每天负责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接送孩子的话,月薪大概5000左右。
但保姆不可能陪孩子读书,郊游,开家长会,踢足球,更不能跟他们谈心,和他们做朋友。
我问儿子:“可是,这部分对于一个孩子和家庭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让你给爸爸开工资,你会开多少?”
儿子认真地想了想,说:“那就8000吧。”
然后,我又给儿子算了笔账。
家里的水电物业维修,等等事情,都是爸爸在做。
包括妈妈每次出差,不管多晚多早,爸爸一定接送。
每天妈妈下班,只要超过八点,爸爸一定会在地下车库等妈妈。
而且,每天至少有半个小时,妈妈会跟爸爸讲工作上的那些开心与不开心的事。
“一个普通心理咨询师的价格是一个小时400元,也就是说,妈妈每天应该付爸爸200元的咨询费,一个月下来,至少是6000元。”
然后,我告诉儿子,我们所在城市工薪阶层的平均工资是4200元。
“粗略算一下,如果明码开价,以爸爸的工作量,每月可以拿到15000元,也就是说,你爸爸的月薪不仅超出了我们这个城市平均水平,而且是高薪。”
说到这里时,我蹲下身去,看着儿子说:
“重要的是,你觉得,爸爸对我、你还有妹妹,对我们这个家所做的一切,是15000元能够衡量的吗?即便妈妈拿出这15000找个人来替代爸爸,你觉得,谁能比爸爸做得好?”
听到这里,儿子整个人的小眼神都是亮晶晶的:“哇哦,爸爸好厉害啊,我就知道,爸爸是最棒的。”
“是的,妈妈不管你将来上什么样的大学,做什么样的工作,但最终,你也会成为人家的老公,如果你能做到爸爸一半好,妈妈就很欣慰,很骄傲了。”
说这番话时,既是我对儿子的教育,告诉他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用金钱量化的。
其实,这番话,也是我对自己的一场教育。
亲兄弟,明算账。
而亲夫妻,也需要领情地看到对方的价值。
那天,一双儿女睡下后,我开了瓶红酒,和严峻小酌了一杯。
我跟严峻还原了白天和儿子的那场对话。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这厮更夸张,听完我给儿子算的账后,一杯红酒一干而尽:“感谢老婆给我升职加薪,日后我定将加倍努力,争取年薪百万。”
我借机跟他抒情:“老公,你知道吗?每次出差或者回来,你都会接送我,无论多晚,那种有人等,有人能够看到辛苦的感觉,让所有的辛苦都是甜的。感谢你的牺牲和成全,感谢你无怨无悔做我的情绪垃圾桶,感谢你把两个孩子带得那么好,我真觉得自己很幸福……”
这个乐观的男人一抱拳:“老板过奖了,属下定当竭心尽力,更上一层楼。”
窗外夜色温柔,幸福如夜色一般浓烈。
岁月荏苒,我们依然看得见彼此的相爱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