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小意外发生,这些意外搞得家长们焦头烂额。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你会发现想象中的养育孩子,跟现实里的养育孩子真的是有着天壤之别。
很多情况下,父母是不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的,更读不懂孩子的心思。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只有处罚才能纠正孩子的“缺点”。
其实,孩子看似胡闹、发脾气的行为,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由很多因素导致。
但归根结底,孩子之所以会发脾气,主要在于其内心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和重视。
也就是说,是我们成人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而导致了他们发脾气。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仅是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
而我们大人,有时候却弄不清楚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比如一个3岁小男孩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精力都很充沛,跑来跑去、这里探索、那里翻腾捯饬。
这时候,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安安静静地待上半个小时,那他注定会令你失望。
就像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的8岁小男孩伊桑,他是一个头脑中充满了新奇和天马行空想法的孩子。
但是他天生患有读写障碍,导致他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还常常与别人打架;
在父母眼中,伊桑就是一个问题孩子,所以把他送进了管教严格的寄宿学校。
幸运的是,伊桑在这里得到了尼克姆老师的帮助,是他觉察出伊桑的问题所在,并发现了他在绘画上有着惊人的天赋。
尼克姆老师不断在课堂上鼓励他、表扬他,还拿爱因斯坦、达芬奇、毕加索这些名人也有读写困难去激励伊桑,以重新唤起他的自信心。
正是得到老师的鼓励,伊桑尘封已久的内心被激发了,他的才能助力他在绘画比赛中得到冠军,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影片中的伊桑显然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能真正懂他内心需求的老师。
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因为不被理解,而变成了大人眼中的问题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被肯定和接纳。
就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孩子年龄小、内心单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他们,重视他们,多给他们鼓励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