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父母说:
“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都是为你好”
无限地侵入孩子的人生。还有一个词叫分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会说:这个人还没有分化。
如果在关系上来说,在一个家庭里,没分化的状态就是它交融在一起,我侵入你,你侵入我,是没有界限的。
曾奇峰老师说过没有分化是一个什么状态,他举例说:
如果你住在一个集体宿舍,然后你在凌晨2点钟的时候,突然就想放肆地唱一首歌,结果就是你的快乐程度和别人的痛苦程度是成正比的。意思就是说,你有多快乐,别人就有多痛苦。
这个举例就说明,如果在一个宿舍里面,有这样一个人的话,他就是一个未分化的状态。在这段关系里面,某一个人快乐就是另外人的噩梦。
家庭关系里和亲子关系里也是这样的。你不是一个分化的状态,如果爸爸妈妈他自己在人格上有很多很多的依赖,他有很多的限制性信念,认为孩子如果不管教就会学坏。
比如说,孩子要乖、要听话,然后在班级里要争第一,如果你不是第一就不够优秀,这个社会就会淘汰你。所有的这些东西其实是父母的恐惧。
他们在人格上并不独立,他没有分化的能力,他就是那个不管不顾唱歌的人。他唱好了,孩子就遭殃了,这就是我们很多中国家庭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