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触碰不到真实的妈妈,就会暴怒,或者激怒妈妈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你们游戏都已经玩了多长时间了,怎么就是那样的不自律呢?”

“我不是都已经按照专家建议的给你们爱和自由了吗?不就是还给你们权利,让你们自主,让你们自己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你两就是和专家建议里的孩子不一样,所以专家建议也是白瞎,我经过实践证明,所谓专家说的都是错的,我的理论才是对的。”

“孩子不管根本就不行,不管不知道能够干出什么事来呢,还得我们到最后买单。”

“孩子哪有什么自律的头脑啊,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钻进电子产品的世界里去,所以呀,大人的责任就是监督年幼的孩子,省的到不好管的年纪,在管就晚了。”

大人,孩子与电子产品的关系,好像就是个无解题,又好像是进入了死胡同,一头扎进去,旋里边出不来了。

曾经一度我也尝试过,给孩子爱与自由,放任他们做自己,我只负责后勤,可是因为电子产品我们都已经冲突过很多次了,每次都在商讨解决方案,每次都显示着我们在努力解决的耐心,结果每次也都不及而终,孩子继续沉迷电子产品,我继续上纲上线,然后在去解决,在去重复以往的剧情,轮番上阵的剧情,我们在里边逼真的演绎着,快乐且痛苦的演绎着,但是问题自始至终都没有解决过。

痛定思痛,反省了不知多少次,剧情一度的轮回重演,我们也不知道战了多少次的回合。

~~~~~~

我理解的爱和自由,好像有点偏航,我的“好妈妈”剧情在不停的上演,我觉得好妈妈不能够拒绝孩子,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能让孩子有匮乏的感觉,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委屈,难过等等种种,反之就是我自己能力不行,照顾不好孩子,我好像被束缚住了手脚一样。

在无形中就给孩子增加了很多一些莫须有的底气,比如游戏时间到了,其实他自己也是玩够了,但是妈妈没说,没有喊,那就继续玩,玩到妈妈说为止,而不是自己感觉到可以为止,他们想要看看妈妈的底线到底是哪里?哪里是妈妈最终炸裂的爆发点,所以他们会把所有的事情拖到妈妈炸裂为止,剧情也就开始一直轮回。

~~~~~~

妈妈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把愤怒,悲伤,难过的一面尽量压抑下去,不让孩子看见,可是忽略了孩子敏感的感觉能力,他们看不见妈妈的不好情绪,但是能够感觉到妈妈那股巨大的黑暗能量,就像我们小时候,母亲虽然没有表达生气,但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儿童天生就有的敏感的感知力。

孩子学会的是什么呢?学会了虚假,他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学会了把不好的情绪就是要压抑下去的,好的情绪才可以对别人,把坏的情绪堆积在一起,等到孩子长大后,这股力量就会吞噬掉身边人或者自己。

其实孩子想要不停触碰妈妈底线的真正原因是,孩子想要触碰到真实的妈妈。孩子有情绪困惑的时候想要效仿妈妈的处理方法,可是妈妈的方法让孩子觉得很难受。

妈妈的面无表情,面目甚至有些狰狞的时候,可是妈妈依旧没有生气,满脸假笑,妈妈的表里不一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很虚假,所以孩子就会不停的触碰妈妈的边界和底线,看看妈妈大概什么时候会发火,也教会了孩子遇事可以一直不停的刺激别人,让别人发火,最后自己受伤,一直重复这样的剧情。

当妈妈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时候,妈妈也会有情绪起伏的时候,妈妈不在刻意伪装自己的时候,妈妈真诚的时候,孩子也会真实。

~~~~~~

比如当孩子玩了很长一段时间游戏的时候,妈妈已经怒火冲天了。

妈妈可以表达出来,只需要表达自己的感觉即可,而不是转而骂孩子,要孩子替自己情绪负责。

再去和孩子协商,沟通,最后执行,达到彼此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触碰不到真实的妈妈,就会暴怒,或者激怒妈妈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