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告诉孩子,没有谁理所应当地为你做任何一件事。。。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平时基本都是奶奶早起给孩子做饭送他上学,前些天奶奶生病了,孩子也知道,却没有听到他一句问候关心奶奶的话,反而听见他用抱怨的语气说奶奶怎么不起来给他做好吃的早餐了。。。朋友突然一个激灵,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私冷漠了?每天都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全家的“伺候”,还很会指使人给他做这做那的孩子,分明已经被宠坏了。。

全家尽全力爱的孩子,变成了“白眼狼”,不懂得感恩!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若干年前韩先生在电台做一档心理类节目,每周嘉宾都是不同的心理学领域专家。想起有次下节目一位老师跟我们闲聊,聊起当时新闻里讲的一个年轻的啃老族无业游民,因母亲一次没给钱,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十几刀落在母亲身上,这是有多大的仇恨呢?虽是极端例子,但是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因为父母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对父母大打出手的例子真不在小数。

那位老师说,其实,从做父母的角度来说,对孩子多好都不为过。问题并不出在你对孩子好上,而是出在你是否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对他如此好上。若孩子明白了,就不会只索取,而不思付出。

最开始听到这话时,我们还没有孩子,并没能领会她的意思。但是当我们有了孩子,再回头来看,简直不能同意更多!

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孩子不知感恩,将一切当做理所应当,其实错并不在他们,而是我们家长本身的教育出了问题。

爱孩子,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常用,尤其是老一辈人最常用的宠爱方式,就是为孩子包办很多事情,把他们照顾的细致周全,甚至纵容他们推后学习自己原本应该会做的事情的时间。

然而,我们也需要知道,不管你如何爱孩子,都不该容许孩子把这一切,都当做一种理所当然,并心安理得地接受。然后在某一天,当别人没有如常做到,他竟反过头来指责。

所以,当我和韩先生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苗头时,及时反思,做了三件事:

1

把该孩子的事情还给他自己

记得钱钱儿小时候,有天午饭前,家里阿姨问了他四五次要不要盛饭吃饭,他只顾着拼玩具,说还不想吃。结束后懒洋洋地坐到餐桌前,说:阿姨,怎么不给我盛饭啊?

阿姨忙一路小跑过去,饭,汤,喜欢的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他面前。

我心中感觉他这样的语气和行为十分不好,所以饭后带他到书房,特意谈了一次:

我问,如果想请别人帮忙应该怎样?

他答,要有礼貌地说请,然后说谢谢。

我又问,为什么明明清楚,还要那样跟阿姨说话?

他说,我只是觉得那不是帮忙啊,阿姨每天都给咱们盛饭,她不给我盛,我怎么吃啊?

我心里一惊,即便我们在家请阿姨做任何事情,都是用有商有量的协助口气,我会说:帮我做这个,帮我把那个擦擦。。。说完,也总是不忘记说谢谢,然而孩子还是只看到了皮毛,他虽然多数时候都会照做,但却并不懂得其中意思。

而且全家人包括阿姨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早已经让他养成了一些依赖和惰性。

爱孩子并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把孩子自己的责任还给他,他才能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才能更懂得感恩。

于是我告诉他:

首先,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甚至包括你的父母,理所应当地为你做任何一件事。对于别人对你的好,为你提供的帮助,你要心存感激,并在自己心里盘算下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作为回报。

他认真地点头表示明白了。

其次,自己盛饭,吃完饭把碗筷收走,脏衣服送去洗衣篮,干净衣服分类整理,等等这些原本阿姨就帮忙做了的事情,我会开始带你自己做,父母或者阿姨帮你做是因为爱你心疼你,但这本应是你自己的责任,你理应学会承担。

之后他渐渐明白阿姨原来每天做了那么多纷乱却劳碌的琐事。于是在玩具玩过后,他会更自觉地收纳整齐,画画弄脏了桌子,他也会自己去拿湿巾擦上半天。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在自己动手后,他也都有了新的衡量。

2

引导孩子学会心疼父母

有次我们去朋友家取了东西出来,在小公园陪钱儿玩了会儿,顶着三十七八度的烈日,他自己也嫌热,说要回家。

韩先生说,你们别走动了,我去把车开过来。于是他满头大汗地匆匆走了。我和钱儿站在阴凉里,吃着凉凉的冰淇淋,热气也退去不少。

在孩子的世界里时间总会过得格外慢,等了不过三分钟,钱儿便不耐烦地说:爸爸怎么还没来啊?我说,这里到停车的地方得走会儿呢,爸爸怕热着咱们,肯定也是紧赶慢赶去开车,再耐心等会吧。

接着,他说出一句让我十分震惊的话:真是的,爸爸磨磨蹭蹭半天不来,他干嘛不跑着去啊?

我心中的怒火“腾”地升了起来,但还是非常理智地跟他解释。我说爸爸心疼咱们,才不让咱们一起走过去,咱们也得心疼爸爸啊。你吃着冰淇淋站在凉快地方,他呢?他提着重重的一堆东西,背着妈妈的大包,还得顶着大太阳出着汗不停走啊!

钱儿不吭声了。大约又是两分钟后,又听他大咧咧地说:切,我看爸爸,不是又跑哪儿玩去了吧?怎么还没来啊?

我莫名地出了一身冷汗!心里问了自己一句话:如此下去,我不会养出个“白眼狼”吧?

我们作为父母,照顾孩子,心疼孩子,都是心甘情愿的,孩子当然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的这些付出,但是却不该在享受的同时,不知父母的辛苦,还心存抱怨。

未来得及多想,韩先生把车子开过来了,赶紧张罗我们上车,又是给钱儿擦汗又是担心上车被空调凉气闪到。

我心想,一个不知道心疼父母的孩子,还如何能奢求他未来懂得感恩呢?

于是,决定让韩先生开车带妹妹先回家,我带钱儿走回去,让他亲自体验一下爸爸如何辛苦,又是如何心疼他的。

好不容易把韩先生劝走后,我告诉钱儿,刚才爸爸从出发到开车回来,共用了12分钟。现在,咱们先走去停车场,看看以最快的速度多久能走到。

我们用近乎小跑的速度,走到停车场,花了10分钟,他自己喃喃地说,爸爸放好包再开回去接咱们只用了2分钟。我说也不尽然,爸爸必然是走得更快,不然2分钟怎么够呢?

他不语。

接着我们又快步走了三四公里回家,我这种平日很少大汗淋漓的人,都满脸满身湿漉漉,更别说活力旺盛的孩子了。

一进家门,钱儿就抱着爸爸大哭起来。他说爸爸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知道你是爱我们,心疼我们,不让我们自己走路,我没心疼你,我就想快点坐车就凉快了。。。

韩先生见状心疼得不得了,忙说没事了没事了。

我却嘱他,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若是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为他做的事,却不懂得心存感激,那么在他今后的人生路上,除了父母,又有几人能真正担待?

3

带孩子体验生活和赚钱的不易

孩子小时候丢了心爱的玩具,我和韩先生都觉得给他再买一个并不过分,没想到这种安慰反而导致他觉得心爱的东西丢了,父母给他补买一个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次外出时钱儿弄丢了最爱的随身听,到处寻了个遍也没找到,伤心极了,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韩先生温声安慰,劝他别难过,却没有开口说再买一个给他。只是告诉他,身边的“东西”,会来,也会走,要本着“来去随缘,得失无忧”的心态看待。

当然不是缺再买一个随身听的钱,也知道他不是故意弄丢的。而是虽然做父母的愿意尽自己能满足孩子物质所需,但是孩子却不该无底线的索取,也不能不懂珍惜,不知父母工作赚钱的辛苦。

所以韩先生希望借这个机会,让钱儿知道:

1

弄丢东西,他自己是有责任的,也需要为此承担一定的后果。

2

大人生活和赚钱并不易,他年纪不小了,应当有一点这方面的体会。

3

没有人会无底线满足你的所有要求,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钱儿虽然闷闷不乐,不过还是提出了一个帮爸爸录音作为报酬换随身听的方案。

韩先生跟他约定录一条咱们频道的宣传用语,会出八百块,买下他的作品,他用自己赚的钱重新买一个随身听。

钱儿自信满满,想当然以为一遍就能过,银子可以十拿九稳的装到他兜里。

结果他怎么也没料到,录音的过程中爸爸突然变得无比苛刻,一条看似很简单的宣传语,韩先生皱着眉头,面无表情地让他录了恨不得一百遍。

刚开始时,钱儿还兴致高昂,对韩先生提出的要求,一一加以推敲,修改。。。但很快在韩先生的横挑鼻子竖挑眼之下,被说得体无完肤,录得嘴都瓢了,满头是汗。好不容易听到满意的声音来不及欣喜,韩先生又会提出新的诉求,幺蛾子不断:

来一遍俏皮一点的,再来一遍沉稳一点的,来一遍暖色调的,再来一遍冷色调的,再来一遍冷暖色调结合的。。。

钱儿被磨的终于受不了,委屈地哭了。韩先生依然不为所动,告诉他,他可以选择退出,会另找别人。这孩子也是倔的,他一边哭一边摇头。

就这样,他们大概录了两个多小时,不记得录了多少遍,钱儿已经麻木了,只是机械地一遍遍按韩先生说的改,录,以至于最后告诉他行了,可以了,他都没反应过来。

录音达标了,钱挣到了,钱儿没有欢呼反而哭了,说太难了,太累了。

韩先生告诉他,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爸爸平时工作的常态。不仅是爸爸,任何人任何行业都一样,没有人理所应当的对你客气,对你手下留情,更没有人会给你试错的机会,你行就是行,不行就立马换人。这是我希望你能感受到的,我们想做好一件事,没有简单的,都需要你全身心付出,不可儿戏。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且毫无保留的。我们愿意倾尽所有地爱他们,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并为他们做一切事情,完全不期待任何回报。

然而若是他们“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将父母所付出的一切当做理所当然,不满就指责,并由此推己及人,认为别人也理应这样对待他们,那么碰壁与失落,就难免成为生活常态。

所以,我们无条件的爱孩子,也需讲究原则和底线,要让孩子知道别人原本不必非这样对你,而是因为爱你,喜欢你,心疼你才为之。

在方法上,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问题,那么我上面的几种方法应急效果不错,可以参考。

当然我们父母养育过程中,身体力行与生活中不动声色的小提醒,是更高阶的办法:

比如,祖父母们与父母在一起时的互相照顾与惦念;

比如,孩子在收到别人礼物适时提醒孩子还礼回去;

比如,别人费心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谢;

……

等等等等,别看这些微不足道,但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世。能让孩子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更不能把这些爱当做理所当然。

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心存感激地去面对这个世界时,才会发现其中无限的美好。而若是只想索取,从不思考付出,那么稍有不满,便觉全世界亏欠。那种愤懑,会时时伴随着一个永远不会成功的人生。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告诉孩子,没有谁理所应当地为你做任何一件事。。。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