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发现,很多同学面对长难句无从下手,
要么乱断一气,要么直接放弃。
其实只要掌握“三大断句方法”,断句题就能像解数学题一样有章可循!
今天用大白话+真题案例手把手教学,家长也能秒变辅导达人!
为什么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地基”?
先来说说它的核心作用啊
一是理解文意:断句错误=理解偏差
二是提升语感:断句是文言文翻译和背诵的基础
经典反面案例:
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错误断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全句混乱)
✅ 正确断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文意清晰)
3大断句方法论
方法一:通文意,分层级
操作步骤:
1.通读3遍:用铅笔圈出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
2.分层标记:用“/”划分意群(类似现代文的逗号)
3.验证逻辑:检查是否“主语+动作+对象”完整
例句训练(《曹冲称象》):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 分层: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 翻译: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位痕迹处做记号
方法二:抓“三标志”
三大断句标志:
1.对话词(曰/云/言):“曰”后必断
▶ 例:《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子曰/学而时习之
2.虚词(夫/盖/者/也/盖、至若、斯、则,然则、故、是故):句首虚词前断,句尾虚词后断首。
▶ 例:《诫子书》“夫学须静也” → 夫/学须静也
3.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前后断开
▶ 例:《陈涉世家》“发闾左適戍渔阳” → 发闾左/適戍渔阳
方法三:巧用对称句式
判断技巧:
✅ 前后字数相同 → 断句位置相同
✅ 结构相似 → 断句方式一致
▶ 例:《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考试踩分点全解析
1. 中考怎么考?
选择题:判断断句正误(如“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是否应断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主观题:要求用“/”标出3处以上停顿
2. 高频踩分点
得分层级 | 要求内容 | 示例答案 | 分值 |
第1层 | 正确切分主谓宾 | “狼/亦黠矣” | 1分 |
第2层 | 识别虚词断句 | “夫/学须静也” | 1分 |
第3层 | 保持语义连贯 | “发闾左/適戍渔阳” | 1分 |
3. 扣分雷区
⚠️ 盲目平均断句(如四字一句硬拆)
⚠️ 忽略专有名词完整性(如把“陈胜王”断成“陈/胜王”)
真题实战(附评分标准)
【2023年中考真题】
《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于伟等” 问:请用“/”给画线句断句(限3处)
满分答案(3分):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于伟等
→ 解析:
① 官职名断开(侍中/侍郎)
② 人名断开(郭攸之/费祎)
③ 保留专名完整性
扣分案例: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于伟等”(仅得1分,未区分官职与人名)
家长辅导锦囊
日常训练:用教材例句制作“断句扑克牌”(正面句子,背面答案)
亲子游戏:玩“断句接龙”(家长读半句,孩子接后半句)
错题整理:建立“断句误区本”,标注错误类型(如误判虚词/漏断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