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一个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父母这5个教育习惯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很多时候,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关键,就在于自律。而孩子是否自律,往往取决于父母的教育习惯。

今天,和大家分享能帮孩子培养自律的5个教育习惯。

习惯一

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

每个自律又上进的孩子,背后一定浸润着父母用心陪伴的汗水。

要知道,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自觉学习的,孩子是否能从“他律”走向“自律”,高质量的陪伴,是第一道关。

陪伴孩子不是监督孩子写作业,而是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自主预习、独立思考、整理错题集、坚持课外阅读等等。

好习惯养成了,孩子自然而然会变得自律自觉。

亲子建议:每天抽出30分钟,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例如,在孩子放学后,和孩子一起梳理当天的作业内容,确定完成每项作业的时间节点,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与引导下,学会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二

给予孩子学习自主权

孩子学习不自律,往往是父母陪伴的过程中,不断用言语催促、监督,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感。

这也是为什么 ,被逼着、催着学的孩子,会越来越不爱学习”。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上有足够的自主权。当一个孩子有掌控感,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学习中去。

亲子建议:当孩子遇到作业难题时,家长不要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引导孩子通过查阅工具书、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等方式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孩子遇到生字不认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使用字典,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提升学习能力和自律性。

习惯三

及时给予孩子正向反馈

学习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比起批评和打击,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正面反馈。

比如 ,“你今天作业完成得很及时,而且写得很认真,真不错。”

要知道,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积极的暗示以及正面的反馈,会让孩子富足、自信,有更多勇气挑战学习上的困难。

亲子建议:设立“进步小奖状”,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任何积极的表现,如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整理书包等,就为孩子颁发奖状或者奖励卡,以此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习惯四

帮助孩子激发内驱力

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靠逼或哄,而是激发内在动力。那些真正能,持久学习、自发学习的孩子,往往是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兴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孩子的兴趣被彻底激发出来,学习就变得不再枯燥无味,从 “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亲子建议:每周安排一次“兴趣探索日”,带孩子去参加不同类型的体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孩子的专注程度和参与热情,从而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并给予支持和培养。

习惯五

父母要身作则很重要

如果父母自己手机不离手、打游戏追剧,是没有说服力让孩子自觉自律的。父母的言行、家庭氛围,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

父母对学习的热爱,不断自我鞭策、持续成长的精神,会映射到孩子身上,在潜移默化中点燃孩子对学习的热情。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自律的孩子。

亲子建议:设定“家庭学习日”,在这个时间内,父母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新知识。通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自律学习的好习惯。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一个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父母这5个教育习惯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