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在带娃过程中,总怕孩子搞不定,一看到点情况就忍不住往前冲?
玲子曾经就是这样,带我大宝时没什么经验,也不懂育儿,以为管得越多,便对孩子越好。
其实不然。养娃就像放风筝,线攥太死容易断,适当松松手,孩子才能飞得稳、飞得远。
而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3件事上少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01少管孩子遇到的小麻烦
孩子成长的漫漫长路上,遇到点小麻烦,小挫折,那是必然的。
他们在独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自我成长。
我们家长需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能勇敢地独自面对,相信他能想到办法解决困难,亦相信他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懂得求助你。
我们不要抢在他前面解决所有问题。
孩子玩具被抢、想加入游戏不敢开口,或是跟小伙伴有分歧时,咱别急着替他理论、打招呼,甚至帮他道歉或指责对方。
先蹲下来问问孩子的想法,看看他想怎么处理,教他说几句能表达自己的话,就算他暂时没做好、被拒绝了,也是一种成长。
社交里的小摩擦,本就是孩子学沟通的第一堂课,咱往后退一步,孩子才能敢迈出自己那一步。
02少管孩子的情绪释放
见不得孩子哭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孩子一掉眼泪,要么用零食、玩具哄着“别哭了”,要么讲道理“这有啥好哭的,坚强点”,甚至凶他“再哭就不喜欢你了”。
可越急着干涉孩子的情绪释放,他就越不会处理情绪,下次遇到事儿还是只会用哭解决。
少管不是放任孩子撒泼,而是要允许他把情绪释放出来。
孩子哭的时候别打断,递张纸巾陪在旁边,等他平静点了,再问问他是不是难过、为啥不开心。
要知道,情绪从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孩子认识自己的小窗口。
他得知道“难过了可以哭”,也得学会“哭完之后该怎么办”,慢慢才能长出心理韧性。
03 少管孩子的小选择
穿什么衣服、选什么课外书、周末去公园还是图书馆,你有管过孩子的这些小选择吗?
如果有,以后适度放手,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因为,我们越替他选择,孩子越没主见。不如把“决定权”交给他——
在无伤大雅,无关原则的小事上,让他自己做决定,让他在小选择里学会权衡、承担结果。
有掌控感的孩子,未来才敢做更重要的决定。
🌸🌸🌸🌸🌸🌸
我们不用做孩子的“万能保护伞”,也不用替他挡住所有风雨。
有时候,你退一步留给他的空间,就是他变优秀的开始。
毕竟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走向世界,那些让他自己面对的小事,最后都会变成他脚下的路,让他走得更稳、也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