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家长跟我吐槽,孩子计算太差了,每天晚上辅导作业都能气半死,该怎么办呀?
其实计算差是个笼统的问题,得先找到具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我总结了计算差最常见的4个原因,每个原因都给大家写清楚了解决方法,不妨跟着做试试!
原因1
书写/草稿纸问题
不少孩子算题时,数字写得歪歪扭扭,草稿纸更是随便画,一行写完,回头找计算过程时,自己都看不清写的啥,自然就容易错呀。
比如:
把0看成6,
把✖️看成➕,
小数点写太小,到下一行就抄没了,等等
试试这个解决方法:定两个书写规矩,2周就能改过来
1. 草稿纸分区用
草稿纸分成九宫格,一道题就在一个格子里算,不要觉得浪费纸,习惯很重要!
第一行写原式,第二行写步骤,第三行写结果,别东写一笔西画一笔。
2. 数字、符号写清楚
要求孩子写“6”要出头,别和“0”混淆,
写“+”“×”要分明,
每次写完让他自己检查:“这行字你自己能看清吗?”
刚开始孩子可能觉得麻烦,但坚持两周,书写习惯就会变顺,因看错写错犯的错会少一大半。
原因2
新知识没学会
有些家长以为孩子会算,其实是知识点没学会。
比如,
小数除法里,除数是小数时要先变整数,孩子没搞懂为什么要移动小数点,只是记了步骤,变个题型就错了。试试这个解决方法:
让孩子拿出课本,对着例题认真看,看完给你讲一遍,如果他能给你讲清楚,说明是真会了!
而且,课本上的例题绝对是最经典的,我们班级第一名的孩子很少看辅导书,但是经常翻看课本里的例题,弄清楚,琢磨透!
原因3
知识有漏洞,关键步骤卡壳
有些孩子前面的知识点没学好,后面计算就会一直错。
比如,
学小数除法时,原理没弄懂,不知道怎么把除数变成整数,最后的小数点就错位了
做小数乘除法巧算时,不知道哪种题型对应哪种方法,典型的眼睛会了,精髓没掌握!
试试这个解决方法:找漏洞→补基础,千万别盲目刷题!
1. 先找漏洞:让孩子做10道不同类型的计算,错哪道就对应查哪个知识点。
2. 补基础,针对性练习:针对漏洞每天练3道基础题,练到连续3天不错为止。
原因4
知识不熟练,又爱跳步
很多孩子没把基础步骤练熟,就想省步骤。
比如
算“1.25×8×0.2”,明明该先算1.25×8=10,再算10×0.2=2,可孩子觉得简单,直接写,心算又不过关,小数点搞错的太多了!!
试试这个解决方法:先慢写步骤,再逐步提速1. 刚开始要求每步都写,不许跳步
2. 熟练后再少写步骤
等孩子连续一周,按步骤算都不错,再允许他省特别简单的步骤,比如1.25×8这种能直接出结果的,可省成一步。
先练稳,再练快,别让孩子为了省时间丢分。
其实孩子计算出错,大多不是粗心,而是习惯、知识、熟练度出了问题。
家长们不要光着急,先帮孩子找出具体原因,再按对应的方法练,每天花10分钟针对性练习,坚持一个月,孩子计算会明显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