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父母该如何缓解焦虑症情绪?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许多人将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的说辞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之下,父母对孩子一切的过度掌控,以及不停的批评指责,不断的施压和打击,就变得名正言顺。

父母焦虑的情绪,像病毒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施加给孩子,往往并不是肉眼可见的外伤。而是,深藏在内心深处没有伤口的痛苦。有位认识的中国人,他的女儿大学学的律师专业。他常常自豪的向我们宣称,到美国来,咱衙门里终于有自己人了。 这种下一代为自己扬眉吐气的自豪感是可以理解的。在国内,无权无势没有人脉的平头百姓难于出人头地,所谓“寒门难出贵子。”来到美国,通过两代人的打拼,通过孩子的努力学习,勤奋上进,而实现阶级的逆袭和圈子的跨越,这是值得庆幸的。然而,父母退一步想一想,孩子如果仅仅为了实现父母的设想和计划,而被迫放弃自己的真正梦想,一辈子背负沉重光宗耀祖的枷锁,在孝道和实现自我的纠结中,将是一种怎样的摧残和悲哀。

当年被誉为冰上皇后的华裔运动员关颖珊,除了奥运会她几乎囊括了世界各种冠军头衔。然而,两次参加奥运会,却都痛失金牌。后来在一次电视采访中,她惋惜的承认,关键时刻,想起奶奶父母家人,为家族争光的心理压力引起的焦虑,导致她发挥失常,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成为遗憾。

最近读到一位34岁的母亲,抛下家庭和幼小的孩子跳楼身亡的故事。原因是,她曾在上海年薪百万,但因为没有上海户口,孩子无法注册上学。她决定辞职搬到深圳,因为他们在深圳有学区房。 一家人搬到深圳后,她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履履受挫,很难找到能与在上海相匹配的薪资,在焦虑和绝望中,纵身从30几层楼跃下。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就在她死后的第二天,她的手机收到了用人单位条件优厚的聘任信息。我相信她是爱孩子的,但是她的焦虑控制了她的正常思维,没有留给自己转念一想的机会,让冲动占了理智的上风。她没有想到,她所带给孩子和家庭的,将是一生怎样的痛苦而惨烈的记忆。

我们中国人,热衷于智力投资和教育投资,愿意花大钱花大气力买学区房,上天才班,每天无缝衔接的上补习班,却很少化时间和精力关心自己和孩子精神方面的健康和情绪的健康。动不动歇斯底里情绪大爆发,像病毒一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淫威下,选择沉默。并不是ta 真的认同父母的观点和做法,可悲的情况是,ta可能已经放弃抗争的可能,胳膊拧不过大腿,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投降,难道等着被批斗而亡?

我们在忙着将全副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业上时,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情绪的健康,最终将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在常春藤盟校工作了24年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教职。他的《精英教育的劣势》的文章,曾引起巨大反响。他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对精英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他在书中描述到,“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公布一份名为《大学校园的危机》(The Crisis on Campus)的报告。该报告中提到,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无望”;接近1/3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12个月中,由于心情过度低落而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大学校园的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攀升,现在几乎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在接受过服务的学生群体中,被诊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数量翻了3倍,接近整体人数的一半。 面对挑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依赖抗抑郁或者抗焦虑的药物来帮助自己应对困难和诸多的不适。有些学生会选择中途休学或者梦想着休学。”

1 2 3
赞(2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父母该如何缓解焦虑症情绪?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