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悲天悯人。
仁爱的人是有福的。
守门的保安是孤独的,虽然人来人往,但未必有人看得见。
有一个老板,每次进出门都和保安招招手,打打招呼。
有一次下大雨,老板忘了带伞,离大门老远,保安迎了出来,给他撑伞。
老板感慨的说,我也没做什么,想不到保安对我这么好。
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尊重别人,这是仁爱的开始。
我们常常教育小孩要有爱心,要帮助别人。
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参加资助贫困生、义务拾垃圾、放生等活动,但一回到家,就对孩子指手划脚。
有的家长好面子,也把这份虚荣心强加到孩子身上…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不是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后人自有后人福,不必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也不必以“我是为了你好”的理由对孩子横加干涉。
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朋友,这是培养仁爱心的开端。
自重,而人能重之。
自重,是人之为人的底气。
《圣经》说,人是上帝所造。佛经说,人生难得。儒典说,人是万物之灵。
人顶天立地,千万不可把自己小看了。
孔子称赞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孔子说:“穿着破旧棉衣,与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自卑可耻的,大概只有子路吧。
《诗经》说:‘不嫉妒,不贪求,什么行为能不好呢?’”
自重的人才能敝帚自珍,才不会在富贵面前迷失,才会不卑不亢,从容自若,云淡风轻。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重?要倾听,不要轻易训斥孩子,不要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斥责孩子。
父母越维护子女的自尊,子女越看重自己的名誉。
父母越轻视他们,他们就越过份的敏感,形成刺猬一般的性格,别人碰不得。
孩子从小受到尊重,才会知道尊重别人,知道尊重别人,才会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