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前的必要准备
沟通有没有效果,其实不是取决于说的那个人,而是取决于听的那个人。想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要认同老师也是为孩子好的初心。那如何让老师知道、你已经认同了呢?
有些家长一开口,就是“我理解你”之类的客套话,这样沟通的时候总是会觉得有点假,无法说到人的心里。那要怎么说呢?其实首先要做的就是共情。
共情是什么?共情就是共同的情绪体验。如果没有经历过相似的事情,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是无法与他人共情的。36种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技巧高清PDF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其实家长与老师是有相似经历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所以孩子在学校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家长在家其实也是看到过的。
如果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自己的感受先说一说,再来说理解老师的感受。老师听到了这样具体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家长的真情实感,情感的连接基本就达成了。
其实沟通已经是最后的临门一脚,共情是沟通前的必要准备之一。想要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家长要有自己的教育思路和方法。
为什么有些家长的沟通无效?因为他们只知道提问题,想让老师来解决问题,而自己没有任何的思路。所以他们的很多问题,要么老师不好回答,要么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