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的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父母“太过完美“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孩子不喜欢同车的同学

父母就亲自开车送他上学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我认识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

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而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

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所谓文明,就是学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但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

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书后,成为美国多所学校的顾问。

她告诉我,过去几年间,“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莫格尔评论说,“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

大学聘用的“家长驱逐员”

“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

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

“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布卢姆相信,我们很多人根本舍不得孩子离开,因为我们依赖他们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

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

“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说着叹了一口气。

《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中,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妈妈瑞内·巴彻,描述了送女儿去美国东北部上大学后她的空虚感。

巴彻本来想从其他身为人母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安慰,没想到人家正忙着给孩子的大学宿舍买冰箱,或者冲回家帮助中学生孩子关电脑。

于是巴彻也不时去女儿宿舍,找各种借口挑剔女儿的寓友,以帮忙搬家为由待上很久。

开始她辩解说是为了女儿好,但最终承认:“人家所说的‘直升机父母’就是我这种人。”

巴彻这样的妈妈并不罕见。

莫格尔说,每年开学时,父母们赖在校园里不走,大学管理者不得不动用各种招数“驱赶”新生父母。

芝加哥大学在开学典礼结尾时加了一曲风笛演奏——第一曲带领新生到下一个活动场合,第二曲意在把家长从孩子身边赶开。

佛蒙特大学聘用了“家长驱逐员”,专门负责把紧跟不放的家长挡在门外。

很多学校还指定了非正式的“家长接待院长”,专门对付难缠的成年人。

近几年,有很多文章探讨为什么那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拒绝长大,但问题往往不在于孩子拒绝分离和个体化,而在于父母阻挠他们这样做。

哈佛大学的肯德隆还观察到,由于我们比祖辈生的孩子更少,每个孩子都变得更加珍贵。

与此同时,我们从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

在此过程中,无私(让孩子幸福)与自私(让我们自己高兴)界限越来越模糊。

我回忆起和一名夏令营营长的对话。

她当时在对我介绍我儿子那个年龄组的活动,当说到篮球、T-ball、足球等时,她飞快地说,“当然都是非竞赛性的,我们不鼓励竞赛。”

我忍不住笑起来,竞赛原来是洪水猛兽啊,孩子们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采纳的,其实是“鱼和熊掌兼得”的态度:

既渴望孩子取得高成就,同时又不要他们付出取得那种成就所必须的牺牲和挣扎。

1 2 3 4 5 6
赞(4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的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父母“太过完美“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