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关于遗憾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元丰五年,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
他已经46岁了,在宋人看来,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
他的身体不好,尤其是左臂更是疼痛难忍。
一位名医好友听闻,亲自赶往黄州,邀请他一同前往蕲水县治疗臂痛。
病好之后,苏轼看着自己日渐年迈的身体,觉得此生就此潦草而过了,心中十分遗憾。
于是好友便携他,一同前往城外的清泉寺游玩。
看着寺中自东向西流的怪异溪水,他豁然开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此前的颓丧情绪,一扫而尽。
返回黄州后,他积极工作,一年以后,便收到调令,重返朝廷。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苏轼这般幡然醒悟的时刻。
后悔曾经没有好好读书学习,悔恨自己当初入错了行业。
可一说到付诸行动,他们就立马失落地摇摇头,“太晚了”“来不及了”。
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一条训言就说:
“一般觉得自己已经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人生,从来不惧努力太迟。
你与其在一次次醒悟与懊悔中来回折磨自己,不如立马行动起来。
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晚。
06关于格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元丰七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生活,奉调汝州。
在路过九江时,他游览庐山。
他突然发现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自有另一种美景。
于是,心有感触,题下此诗。
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远离了权力中心的京都,苏轼的文韬武略看似失去了用武之地。
他却在江南一隅的杭州,颁布政令,建堤修渠,亲力亲为造福百姓。
乌台诗案,百日牢狱,被贬黄州,种种不公看似带给了苏轼无尽苦痛。
同时,也彻底释放了他的洒脱与豪放,助他写下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章。
钱钟书曾说:
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收获不同的东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个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位置不同,所见风景也截然不同。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事,遭到不公正的对待。
怨恨与牢骚,只会把自己拖入负面情绪的漩涡,越陷越深。
可当你放大格局,换个位置观察,也许烦恼就会消失不见。
生命中所遭受的挫折,不会将你击倒,只是助你磨炼己身,担起更大的责任。
他人对你的指责与批评,也许不是存心刁难,而是对你寄予厚望,帮你打磨自己。
你终会明白,那些所谓的烦恼,不过是一叶障目给自己带来的一片阴影。
只需稍稍变换下位置,格局大一点,眼前便是绿水青山,阳光与鲜花。
作家祝勇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与苏东坡相遇。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你在生活中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可能与他的人生境遇共鸣。
这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你一蹶不振的低谷期;
也可能是久别重逢又别离,令人失落伤感的刹那间。
可无论在何种处境,苏轼总会告诉你别丧气,不着急,看开点。
拥有一个好心态,就足以抵御世间的一切苦难与烦恼。
苏轼的诗词是生活的投射,更暗藏着他的人生指南。
当你思虑过多,持续内耗的时候,不妨读读苏轼这6首诗词,助你缓解焦虑,消解迷茫。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