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看到孩子就烦脾气暴躁是怎么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朋友小江,前两天一起聚餐时悄么么地跟我们说,现在看着自己家孩子就烦,明知道吼孩子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想发火,但发完火内疚半天。

“我明明挺爱他的,但是你们知道我这两天出现个什么念头吗,我后悔生他了,把我自己都吓到了,我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哈哈!”

她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掩盖自己的焦虑,但都是当妈的,个中心酸又怎么会听不出来。

说实话,不只是她,有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包括我自己。

那天DD非要自己盛饭,我拧不过他,就随他去吧,但他毕竟还小,不小心摔破了碗。

我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用力把他抱到一边,“都告诉你了你拿不住,非要自己拿,你想干嘛啊到底!”

看着他惊恐的小眼神,和马上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我突然陷入了自我怀疑,“2岁的孩子就是这样啊,我应该明白的啊,我这是怎么了~”

接下来就是涌上心头的悔意,一边道歉一边反思,那一整天的情绪都特别down。

明明很爱自己的孩子,也想要尽职尽责地带好孩子,但是就会有那么一个阶段,看到孩子稍微有一点不好就情绪爆发,然后陷入吼叫、自责、第二天接着吼的恶性循环中,觉得自己养育方式出了问题,不是一个好妈妈。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如果你也经历着或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不要总是处于自责愧疚之中,更不用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好妈妈。

因为你可能只是进入了养育倦怠期。

看见孩子就烦

可能是「养育倦怠」

养孩子不可能一直各生欢喜,相看两不厌的状态最多持续2年,你就会从初为人父母的新鲜感中跳脱出来。

一天24小时围着孩子转,孩子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捣乱、叛逆、不守规矩,加上日常琐碎的吃喝拉撒……

如此高压之下,情绪往往容易出现低落、崩溃、失控甚至抑郁等各种问题。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养育倦怠」

比利时心理学教授Isabella,曾经对1723名父母做过一项养育调查,并得出结论:

养育倦怠是一种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与养育情景相关的情绪失调。

大约有8%–36%的父母,会出现养育倦怠的情况,且妈妈居多。

其实,倦怠期这个概念,最早出自于「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中有一个maslach三维度理论模型,包括:

  • 职业倦怠

情感衰竭:没有活力,对工作没有热情,感觉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去人格化: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消极地评价自己,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那如果把这几个维度带入到父母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养育倦怠其实也包含了这些方面:

  • 养育倦怠

情感衰竭:对带孩子这件事失去热情,每天都感到精疲力竭。

去人格化:对孩子的表现忽视、麻木、敷衍,不想要管他那么多。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觉得自己带不好孩子,怀疑自己的育儿方法,怀疑自己不是好父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繁重的养育压力。

而这种压力的来源,我把它归结为三点。

一是随时待命,24小时围着孩子转。

疲惫,是当妈以后最为深刻的一点感受。

体力上本来就不再是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还要忍着身体的劳累喂奶、换尿布、陪玩、喂饭、哄睡……

全职妈妈,每天24小时待机,几乎没有自己休息的时间。

职场妈妈,工作上的事情已经消耗了大半精力,回家带孩子的难度一点也不比工作少。

一天下来,没有任何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这样的日子,好像看不到头。

二是养育者自己对于育儿的要求高。

要么就是过于“照本宣科”,比如母乳一定要喂到2岁、辅食一定要按照书上的添加、一定要按照专家的建议照顾孩子的情绪……

要么就是觉得自己能搞定一切难题,对孩子有无限耐心,但偏偏玩具都组装不好、孩子有一点磨蹭就忍不住爆发。

总之,就是一旦有什么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计划和预期,就容易焦虑、自责、情绪崩溃。

三是缺乏来自家人的支持。

有太多的家庭,带孩子好像是妈妈一个人的事,自己的公婆、伴侣,不仅不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育儿帮助,反而还会对妈妈的“工作”不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全身心投入去照顾孩子,身心俱疲在所难免。

1 2
赞(36)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看到孩子就烦脾气暴躁是怎么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