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家长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经常听到有父母们说:

“我也不想对孩子发脾气,可是他有时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认定的事情怎么说都说不通,一点点小事就能哭上半天,你指东他往西完全不配合,撒泼耍赖的时候真的想把他丢出去!”

当面对着油盐不进的熊孩子和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的心情也犹如那满地狼藉一样混乱不堪。

在每一个抓狂的深夜和鸡飞狗跳的清晨,都在爆发和无奈的纠结中无力叹息。

在辛苦了一天之后,筋疲力尽回到家中,可是孩子偏偏还要找事,实在忍不住就想发火。

在面对孩子的“我偏不!我就要!”的时候,经常被气得七窍生烟、无比抓狂。

平时看到娃的笑脸,觉得心都要化了;

转头一哭二闹三打滚儿,觉得心都要火化了。

这简直就是育儿的至暗时刻,然而书上还告诉我们,这是可怕的两岁,之后还有恐怖的三岁,狗都嫌的小学,叛逆的青春期……这鸡飞狗跳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

那些育儿专家们还告诉我们,父母平和的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神呐,我也想平和啊,谁能给我千年的修为?

可是每次吼完骂完,又觉得后悔,不断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然而下次又接着吼,死循环。

面对这样的场景,要如何才能做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呢?

很多文章都告诉我们,当我们的情绪要爆发时,可以先深呼吸、调整心态,让自己冷静下来;或者请家人帮个手,自己单独待一会儿;要接纳自己有情绪等等。

这些方式都是让我们在情绪中保有理智,唤醒我们有意识的部分。

这样做确实很有帮助,但每一次都要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实在是劳心劳力。

因此,最好的方式并不是说当我们情绪崩溃时要如何做,而是要先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总是导致我们情绪崩溃。

从原因出发,而不是亡羊补牢。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不了解,很多时候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但并不是孩子的行为导致我们发脾气,而是我们的认知没有跟上孩子的发展。

没有哪个孩子出生就是为了跟父母作对的,很多在我们看来是无理取闹的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在发展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倘若我们能看到这一点,就不那么容易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生气了。

比如有妈妈提问,一岁多的孩子总是乱扔东西,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扔到地上,捡起来还扔,一看就是故意的,还屡教不改。

但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扔东西并不是在淘气,而是他开始了第一次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刚出生的小婴儿,他只能平躺着,或者趴着。这时候他看到的世界是平面的,他的空间只有前后左右。

即便是你把他抱起来,他也并不能够感知自己身体的高度。

但是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能够直立了,这时候他的空间出现了高低上下之分,他很惊奇地发现,只要一松手,东西就会往下落。

于是他开始不断尝试和探索,一遍遍抓握、松开,看到不同的东西落在地上,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且有的会弹起来,有的会滚走,有的就掉在原地。这些对他来说都无比新奇。

这个行为背后的需求是探索世界。父母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的影响超乎你想象

倘若我们发现,原来孩子扔东西不是在捣乱,而是在学习和探索,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因此而发脾气、责怪孩子。

我们可以给他提供安全的可以扔的东西,让孩子自由的探索和尝试。

等他熟悉了这个过程之后,他就会把注意力慢慢转到其他事物的探索上去了。

同样,三四岁的孩子要求东西是新的、完整的,一切行动都要按自己的意愿来,否则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哭闹等等,这是构建内心秩序感的一个过程。

这时候孩子的某些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他们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

但这就是儿童的思维发展,也是最初的内在逻辑形成的过程。

我们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书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

当我们调整了自己的认知之后,也就不那么容易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引发我们的情绪了。

1 2 3
赞(14)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家长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