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两个成年人的事,解除的是夫妻关系,但亲子关系是没法解除的,你离或者不离,都始终是孩子的父母。
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就是我们的软肋。本来不打算结婚的, 可是怀上宝宝了,那就筹备结婚吧。本来打算离婚的,可是孩子还小,孩子不希望父母分开,孩子学业关键期,所以本来相看两厌的婚姻却等等再等等,隐忍再隐忍,拖沓很多年。
那有没有可能的方式,在离婚后,可以减轻对孩子的伤害,甚至让孩子拥有双倍的爱呢?
如果分开已成定局,那么好的共同抚养,是可以让孩子拥有双倍的爱,而不是双倍伤害的。有哪些离婚后共同抚养的黄金法则呢?
原则1:建立育儿优先沟通机制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结束了一般就没有纠葛了,但孩子是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慢慢长大的,孩子会在离婚后的日子里作为夫妻间的纽带,“藕断丝连”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不能接受老公/老婆在前一段婚姻中有孩子的原因。
既然这个纠葛会一直存在,那不如离婚前就建立好育儿优先沟通机制。
在离婚前,夫妻双方提前协商共同扶养事宜,本着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
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开诚布公的和孩子谈,询问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
实操建议:
✓大家认同这是专属育儿沟通机制,关于财产方面的,夫妻双方感情方面等其他的意见不在里面说,情绪不带入进来。
✓ 孩子8周岁以上的,建议进行三方会谈,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让ta 表达想法和意见。
原则2:统一基本教养规则
孩子不管在哪一方,需遵循一致的生活习惯,以及基本的规则。教育专家指出,小年龄段的孩子养育规则,一致性比有效性重要。
必须达成共识(一致性)的3件事:
① 作息时间底线
其实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要保证较充足的休息,才有精力去学习、工作,晚睡对孩子的伤害更大。所以对作息时间要达成一致,不管在父母哪边,都要遵循这个底线规则。
② 电子设备使用规则
现在的孩子不玩电子设备的可能基本没有,但电子设备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关键是要制定使用规则并严格执行。
③ 奖惩标准一致性
不能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一方,特别要注意,警惕过度补偿,一定要调整自己的愧疚心理。不能因为孩子好不容易在身边待几天,就打破规则,让ta没日没夜玩游戏,吃垃圾食品,给超出孩子年龄的金钱补偿和溺爱等。
原则3:给负面情绪上锁
每一个经历离婚的人,难免会被杂七杂八的负面情绪困扰,有的人比如大S和汪小菲,离婚后多年还在为很多事情相互攻击,纠缠,这些内容孩子早晚在网络上都能看到;而同为明星的王菲的每段离婚都干脆利落。
离婚后双方都需要遵守三不守则:
✗ 不当孩子面批评对方
✗ 不利用孩子传话
✗ 不比较新旧家庭
而且孩子的成长是有有效期的,过了亲密互动陪伴时间,后面很难追回。
所以,尽量在孩子那里多多存留正面的、向上、团结友爱的情绪和形象。
实操建议:
✓生日聚会、 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共同出席
✓ 每年一次三方旅行,以孩子的志愿为前提
原则4:构建支持系统
我们都说孩子就像小树苗,一颗小树苗的成长主要元素有:土壤,水份,阳光。
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一样,家庭环境很重要,父母给予的支持很重要,社会环境一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已经有心理隐患的孩子。我们一定要构建起支持的系统,父母给予爱和帮助,父母解决不了的,及时寻找专业机构的干预。
当我们都放下心中恩怨,清楚彼此都是“为孩子好”这一目标时。
终于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论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情况,及该注意的事项。
父母情绪上的稳定,共同抚养,孩子也自然能坦然的面对,属于他生命中的成长课题。
离婚只是婚姻的结束,却是另一种形式合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