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上个周末,好几位妈妈问我:”孩子刚上初一,我给他买了一本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会不会有点太早了?”
讲真,我听了特别想给这些妈妈点个赞。
你们家孩子要是从初一开始就养成这个习惯,那到了初三会轻松很多。我们班有个小男生,他从初一就开始翻看中考复习资料,结果九年级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那这究竟是为啥呢?
我们得明白,中考语文的考试内容看着挺多,实际上就是在考查孩子的两大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中考总复习资料里头,把这些年的考点都给归纳好了,孩子看多了,就能慢慢摸清套路。
我给你们算个账啊,孩子要是从初一就开始接触中考资料,到了初三,他等于看了两年多的考题。这可比那些到了初三才开始猛刷题的孩子强多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会不会觉得太难,打击到信心啊?”
这个担心完全没必要。我跟你们讲个小故事。前几天我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从初一就开始看中考资料,刚开始确实看不太懂。但等我看了一年多,突然发现这些题也没那么难,原来就是那么几种类型在变来变去。”
你看,这就是大局观的具体表现,先把握整体脉络走向,再去细化逐项提高。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招,每周抽时间看一道阅读理解题。不用追求做对,重点是看看题目问的是啥,答案是怎么写的。这样慢慢就能摸清出题人的思路。
有个小姑娘就是这么干的。她告诉我:”老师,我发现阅读题不管问什么,都离不开中心思想、写作手法、情感态度这几样。我现在看文章,就知道该往哪些方面想了。”
第二招,把中考作文题目收集起来。中考作文题目也就那么几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把这些题目分类整理,平时没事就琢磨琢磨,想想如果让你写,你会怎么写。
班里有个男生就是这样,他把历年中考作文题目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每次看到生活中有意思的事,就想想能不能用在哪个题目上。结果到了写作文的时候,他总能写出新鲜的素材。
第三招,把常考的文言文背下来。中考考的文言文基本上就是课本里的那些。从初一就开始背,到了初三就轻松多了。
我记得有个学生跟我抱怨说:”老师,我现在才发现,要是早点背文言文就好了。现在初三了,背起来特别费劲。”
别看这些方法简单,但真正能坚持做下来的孩子,后面都受益匪浅。有个妈妈前两天还跟我说:”真庆幸让孩子从初一就开始接触中考资料,现在初三了,她做题特别有信心。”
对了,跟你们说个小窍门。买中考资料的时候,别一下子买太多。一本就够了,重点是经常翻看,而不是囤一堆在家吃灰。
最后想跟爸爸妈妈们说,预习不是超前学习,而是让孩子提前了解将来要学什么。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旅游,提前看看攻略,心里有底,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语文学习就是这样,提前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孩子学起来才能更有方向。与其等到初三再手忙脚乱,不如从初一就开始慢慢来,这样不但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反而能让他在语文学习这条路上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