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跟大家分享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的写作指导方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与想象,完成一篇兼具文化内涵与童趣表达的节日主题作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美食及文化意义。
学会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节日场景。
2.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生活、搜集资料的能力。
掌握“总—分—总”结构,运用五感法描写节日氛围。
3. 情感目标:
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写作步骤分解
第一步:选节日,建素材库
推荐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
素材搜集表:
角度 | 问题提示 | 示例(以端午节为例) |
时间 | 节日在几月几日?有什么气候特点? | 五月初五,艾草飘香,梅雨淅沥” |
习俗 | 人们会做什么特殊活动? | “奶奶包粽子,爷爷挂菖蒲” |
美食 | 节日必吃的食物及其寓意? | “咸蛋黄粽子,像裹着阳光的绿宝石” |
故事 | 节日背后的传说或家庭回忆? | “妈妈讲屈原投江,我梦见龙舟划进课本” |
第二步:定框架,分层次
万能结构模板:
开头:用感官描写引出节日
例:“厨房飘来粽叶的清香,我知道,端午节又来了!”
中间(分2-3段):
1. 习俗体验:亲身参与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
2. 家庭互动:与家人共度的温馨场景(如长辈讲故事、一起装饰屋子)。
3. 文化感悟:节日背后的意义或传说(简写,避免说教)。
结尾:总结节日意义+个人感受
例:“粽香渐渐淡了,但屈原的故事和奶奶的笑声,永远留在我的端午节记忆里。”
三、让文字鲜活的技巧
1. 五感法激活场景
视觉:“灯笼像熟透的柿子,点亮了整个院子。”
听觉:“鞭炮‘噼里啪啦’炸响,吓得小猫钻到桌底。”
嗅觉:“艾草插在门边,清苦的香气赶走了夏天的闷热。”
味觉:“咬开月饼,莲蓉的甜和蛋黄的咸在舌尖跳舞。”
触觉:“爸爸的大手包住我的小手,教我搓出圆滚滚的汤圆。”
2. 比喻与拟人
比喻:“龙舟像离弦的箭,船头的鼓声是它的心跳。”
拟人:“春联上的福字咧着嘴,偷听我们年夜饭的笑话。”
3. 动态细节
普通句:“我们包粽子。”
升级句:“翠绿的粽叶在奶奶手里弯成小漏斗,糯米‘哗啦啦’流进去,咸蛋黄像太阳躺在云朵中间。”
四、避开常见问题
1. 内容空洞:
问题:“春节很热闹,我很开心。”
改进:“表哥举着烟花棒追小狗,火星溅到新棉袄上,烧出个小洞。姑姑笑骂:‘这洞是兔年的幸运符!’”
2. 结构混乱:
用思维导图理顺序(如图):春节 → 贴春联(视觉) → 年夜饭(味觉) → 放烟花(听觉) → 收红包(触觉)
3.语言生硬:
– 避免直接引用复杂传说,改用儿童视角:“妈妈说,端午挂艾草是为了赶走‘年兽的弟弟’——‘午兽’!”
五、教学活动设计
1. 情景体验课
活动1:端午“模拟龙舟赛”
学生用纸板做龙舟,在教室赛跑,赛后描写动作与心情。
活动2:中秋“五感盲盒”
准备月饼、桂花香囊等物品,蒙眼触摸/嗅闻后口述感受。
2. 家庭协作任务
采访长辈:“您小时候怎么过这个节日?”记录方言词汇或消失的习俗(如“祭灶糖”“手扎灯笼”)。
制作节日手账:粘贴照片、门票、树叶等素材,配简短文字说明。
3. 文化小课堂
对比不同地区的同一节日习俗(如北方冬至吃饺子vs南方吃汤圆)。
用动画短片讲解节日传说(如《屈原投江》《嫦娥奔月》)。
六、范文参考
《粽叶里的夏天》
五月的雨滴敲着窗台,奶奶泡的粽叶在盆里舒展成小船。我踮脚偷看:糯米雪白,咸蛋黄流油,五花肉像粉嘟嘟的云。
“丫头,来包个‘小耗子粽’!”奶奶把粽叶卷成锥筒,我的手却像捏了泥鳅,米粒从叶缝簌簌漏出。爷爷笑呵呵地帮我擦桌子:“不急,屈原等你这粽子都等了两千年啦!”
煮粽子的时辰,满屋蒸汽蒙蒙。我蹲在炉边,听锅盖“噗噗”跳舞。忽然,“砰”的一声,粽绳松了,糯米从叶子里探出头,像一群偷看龙舟赛的小娃娃。
晚上,我戴着五彩绳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帘缝,把粽子香织进梦里。恍惚间,我看见屈原爷爷坐在江边,咬开我的“小耗子粽”,笑着说:“今年的糯米,格外甜。”
七、评价建议
1. 过程性评价:
观察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参与度与表达欲。
检查素材搜集表的完整性与创意性。
2. 成果性评价:
语言生动度(是否运用五感法与修辞)。
文化理解度(是否自然融入节日内涵)。
情感真挚度(是否有真实细节与个人感受)。
通过此方案,学生不仅能完成一篇优秀的节日作文,更能在观察、体验与创作中,真正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温度,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春节是很多小朋友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下面继续分享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写作指导方案,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场景、生活细节和童趣语言,完成一篇充满年味的作文。
一、写作目标
1. 学会观察:捕捉春节特有的习俗、美食、装饰和家庭互动细节。
2. 生动表达:用五感法(看、听、闻、尝、触)描写节日氛围,避免空洞叙述。
3. 情感传递:通过亲身经历的小故事,体现团圆、祝福等节日文化内涵。
二、写作步骤与技巧
第一步:建立“春节素材库”
用表格整理素材(示例):
观察角度 | 问题提示 | 童趣素材示例 |
视觉 | 家里多了哪些红色物品? | 春联上的“福”字倒着咧嘴笑;窗花里的小兔子举着灯笼。 |
听觉 | 你听到了哪些特别的声音? | 爷爷剁饺子馅的“咚咚”声像打鼓;鞭炮“噼里啪啦”吓得小猫钻沙发。 |
嗅觉 | 厨房飘来什么香味? | 油炸丸子的焦香、糖醋鱼的酸甜、檀香混着橘子皮的清新。 |
触觉 | 你摸到了什么有温度的东西? | 红包的烫金边刮得手心痒痒;奶奶握着我冻红的手搓汤圆。 |
味觉 | 年夜饭里你最爱哪道菜? | 咬开饺子,硬币“叮当”掉进碗里;八宝饭甜得粘住牙齿。 |
第二步:用“糖葫芦结构”搭建框架
开头(竹签):用一句童谣或感官描写点明春节。
例:“‘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妈妈一哼这首儿歌,我就知道——春节来啦!”
中间(山楂果):选2-3个具体场景,串起节日故事。
1. 场景1:年前准备
贴春联:够不到门框踩凳子,胶水糊成“大花脸”。
大扫除:发现床底失踪半年的玩具车。
2. 场景2:年夜饭
包饺子:偷偷在饺子里塞糖果,结果煮成一锅甜汤。
收红包:嘴上说“不要”,口袋早就撑得鼓鼓。
3. 场景3:除夕夜
看春晚:学小品台词逗笑全家,模仿舞蹈摔个屁股蹲。
放烟花:火星溅到新衣服,烧出“幸运小破洞”。
结尾(糖霜):总结感受,自然升华。
例:“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我咬了一口冰糖葫芦。酸甜的糖渣粘在嘴角,可我心里比糖还甜——原来春节的味道,就是全家挤在一起的笑声呀!”
三、让作文“活起来”的魔法
1. 比喻与拟人
把事物当人写:
“烟花‘咻’地窜上天,炸成一朵金色蒲公英,风一吹,撒下无数发光的小伞兵。”
用生活化比喻:
“爸爸买的福字贴歪了,像喝醉的老爷爷扶着门框打盹。”
2. 对话设计
加入趣味对话:
妈妈:“饺子里有硬币,吃到的人新年发大财!”
我:(偷偷用筷子戳饺子)“这个胖,肯定藏了硬币!”
结果:咬到辣椒,灌了三杯水,全家笑出眼泪。
3. 动态细节
普通句:“我和爸爸贴春联。”
升级版:
“我踮脚扶春联,爸爸举着胶带喊:‘左边高点!再高点!’胶带粘住我的刘海,春联上的金粉撒了一鼻子,我打了个喷嚏——‘阿嚏!’‘福’字被我吹歪了。”
四、避开“流水账”陷阱
1. 问题:“我们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很开心。”
2. 改进:
聚焦小场景:写“全家抢电视遥控器”的趣事——
“爷爷要看戏曲频道,妹妹要动画片,爸爸偷偷换成足球赛。最后妈妈拔掉插头:‘都别看了,出门放鞭炮!’”
写意外事件:
“表哥放‘窜天猴’,炮仗钻进邻居家窗户,炸飞了阳台上晾的袜子。阿姨举着袜子追出来,我们笑瘫在雪地里。”
五、亲子互动任务
1. 春节纪录片:
拍摄3段10秒短视频(如包饺子、贴窗花、拜年),让孩子边看边口述细节。
2. 年味手账本:
收集春联碎片、糖纸、红包封皮,贴在本子上并配一句话说明(如“这块糖纸是奶奶塞进我口袋的”)。
3. 采访长辈:
问:“您小时候怎么过年?”记录方言词汇(如“压岁钱”叫“压祟钱”,“年夜饭”叫“团圆席”)。
六、范文参考
《藏在饺子里的硬币》
腊月二十八,奶奶把一枚硬币泡进白酒里消毒:“谁吃到它,明年就有福气!”我盯着那枚亮晶晶的硬币,像盯着一颗小星星。
包饺子时,我偷偷在带硬币的饺子上掐了个指甲印。可下锅一煮,所有饺子都变得胖乎乎,分不清谁是谁。
“我吃到啦!”爸爸突然举起硬币,牙上还粘着韭菜叶。我急得快哭了:“那是我做的记号!”
奶奶笑眯眯地又掏出一枚硬币:“傻丫头,我包了三个呢!”
我猛咬一口饺子,“嘎嘣”——硬币硌得牙疼,可我心里乐开了花。窗外的烟花“噼里啪啦”炸响,仿佛在给我放庆功炮!
原来,春节的福气不是藏在饺子里,而是藏在全家人故意装傻的笑声里。
七、教师点评要点
1. 细节力:是否用五感法写出春节特色(如“鞭炮的红纸屑像散落的梅花”)。
2. 故事力:是否有具体事件(如“贴错春联”“红包被风吹跑”)。
3. 情感力:是否自然流露亲情或文化认同(如“爷爷说春联的平仄像古诗”)。
通过此方案,学生不仅能完成一篇鲜活的春节作文,更能在观察与记录中理解:春节的真正魅力,不是红包和美食,而是代代相传的温情与期待。
请欣赏优秀范文《难忘的中秋节》
每年的中秋节,月亮都像一盏最亮的灯笼,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但去年那个中秋,却像一颗裹着糖衣的星星,永远甜在我的记忆里。
月光下的“面团大战”
那天下午,奶奶说要教我包月饼。面团像淘气的云朵,粘在我手上甩不掉。我偷偷往脸上抹面粉,变成“小花猫”,逗得奶奶直不起腰。
“馅儿要像月亮一样圆!”奶奶把豆沙团塞进面皮,可我一捏,豆沙从指缝钻出来,活像月亮的笑脸裂开了。最后,我的月饼成了“四不像”,奶奶却夸它像玉兔的脚印,还刻了朵小花作记号。
阳台上的“月亮宴会”
傍晚,全家把餐桌搬到阳台。妈妈端出清蒸大闸蟹,红彤彤的壳像将军的铠甲;爸爸泡的桂花茶飘着金星星,我一口气喝光,舌尖留着淡淡的甜。
最神奇的是一盘水灵灵的葡萄,妈妈说是“月亮珠”:“吃一颗,就能听懂月亮的悄悄话!”我赶紧塞了一颗,抬头望月——哎呀,月亮真的在云纱后面眨眼呢!
藏在云里的故事
突然,一片乌云飘来,月亮躲得无影无踪。我急得跺脚:“我的月饼还没给月亮看呢!”
爷爷摇着蒲扇说:“别急,这是嫦娥姐姐在换新裙子。”他讲起小时候的中秋:没有烤箱,太婆用炭火烤月饼,火候全靠看月亮的脸——月亮亮,火就旺;月亮暗,火就小。
正说着,月亮“唰”地钻出云层,比之前更圆更亮。我的“四不像”月饼躺在盘子里,月光给它镀了一层银边,仿佛成了真正的玉兔贡品。
尾声
睡觉前,我把咬了一口的月饼放在窗台上。梦里,嫦娥乘着月光滑进我的房间,裙摆扫过月饼上的小花:“这是我收过最特别的礼物!”
第二天,月饼真的少了一半,只留下几粒芝麻。妈妈说,是风偷吃了。可我知道,那是月亮舍不得人间的甜。
写作小贴士:
1. 五感魔法:写面粉的触感(黏)、桂花茶的香气(甜)、葡萄的比喻(月亮珠);
2. 代际温情:通过祖孙互动(奶奶教做月饼、爷爷讲故事)传递文化传承;
3. 虚实结合:现实与传说交融(嫦娥入梦),让节日充满童趣幻想。
请欣赏三年级组方升炫小朋友的佳作《欢乐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团圆和幸福的光芒。离春节只有两三天了,我的心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在期待中扑腾着翅膀。因为春节可以吃充满年味的糖果,吃丰盛的年夜饭,还可以收许许多多的红包,更可以放五彩缤纷的烟花,欢乐极了!
过年前几天,妈妈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刚从超市年货架上抢购回来的糖果摆满了桌子。我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偷偷把桌上的大白兔奶糖塞进嘴里,顿时奶香四溢,甜得让人心花怒放。
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红烧肉、酸酸甜甜的咕噜肉、外焦里嫩的红烧肉、酸酸甜甜的咕噜肉、外焦里嫩的烤鸡,还有甜津津的饮料。大家互相举杯,送上美好的祝福:“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我最期待的就是收红包了。我给爸爸妈妈拜年,送上新年祝福:“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妈妈听了,脸上笑开了花,递给我一个鼓鼓的红包:“祝你学习进步,快乐成长!”接着,我给家人们一一拜年,他们都给了我红包和美好的祝福。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真是一个欢乐的春节,我喜欢这充满年味又快乐的节日。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还让我明白了团圆的意义。
对比欣赏赶考小状元AI批改建议范文《欢乐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临近,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因为春节不仅能吃到美味的糖果,还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收到红包,放烟花,真是太开心了!
春节前几天,妈妈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超市买回了各种年货,尤其是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摆满了桌子。我忍不住偷偷拿了一颗大白兔奶糖,放进嘴里,顿时奶香四溢,甜得让人心满意足。
除夕夜,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香喷喷的红烧肉、酸甜可口的咕噜肉、外焦里嫩的烤鸡,还有各种甜美的饮料。大家一边吃,一边互相祝福,说着“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气氛温馨而热闹。
最让我期待的还是收红包的时刻。我给爸爸妈妈拜年,送上真挚的祝福:“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妈妈听了非常高兴,递给我一个红包,并祝福我:“祝你学习进步,快乐成长!”接着,我又给其他长辈拜年,每个人都给了我红包和美好的祝福。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春节的夜晚,我们还会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照亮了整个夜空。我和小伙伴们欢呼雀跃,感受着春节的欢乐气氛。
这个春节真是充满了欢乐和温馨,我喜欢这个充满年味和幸福的节日。
请欣赏二年级组陈靖彤小朋友的佳作《快乐的春节》
春节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收到红包,穿新衣新鞋,逛花街,欢欢喜喜地过大年。
每年春节我最期待的是收红包,奶奶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祝我快乐成长。姐姐也给我一个红包,祝我学习进步。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红包和祝福,被幸福包围着,感觉像蜜糖一样甜。
每年春节我都穿新衣服,都是我选的。有红红的连衣裙,上面有五颜六色的花朵,非常漂亮,穿上就像一个小公主。
春节的时候,爸爸还带我去逛花街,万达广场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看到一条花风筝飞在天上,非常好玩。广场外有卖冰糖葫芦,还有卖各种各样玩具的,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广场一片欢声笑语。
春节真是快乐,我特别喜欢过春节。
对比欣赏赶考小状元AI批改建议范文《欢乐的春节》
春节是我最期待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整个城市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春节前夕,妈妈会带我去买新衣服。今年我选了一件红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绣着金色的花朵,穿上它,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朵盛开的小花。爸爸还会给我买新鞋子,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我蹦蹦跳跳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地起床给爷爷奶奶拜年。奶奶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大红包,说:’祝我的小宝贝健康快乐!’爷爷也给了我一个红包,祝我学习进步。我开心地数着红包,心里美滋滋的。
最让我兴奋的是逛花街。爸爸牵着我的手,带我去万达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看到五颜六色的花灯,有可爱的小兔子灯,还有会转动的风车灯。突然,我看到一只彩色的风筝在天空中飞舞,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广场上还有卖冰糖葫芦的,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春节真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我喜欢春节,因为可以穿新衣,收红包,逛花街,更重要的是,能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请欣赏二年级组徐紫瑜小朋友的佳作《热闹的春节》
春节是每位小朋友都喜欢的节日,我也不例外。春节到了,我可以和爸爸、妈妈、弟弟、奶奶一起去逛花市,收红包、放鞭炮、穿新衣.….…节日的氛围真是让人开心不已。
我最喜欢的是放鞭炮和逛花市。在清远,我和表弟一起放鞭炮。爸爸给我点燃了香,我用香点燃了鞭炮的导火线。“嘭”的一声,鞭炮炸成了碎片,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放鞭炮,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响彻天空,我连晚上也在放鞭炮,玩得不亦乐乎。
和家人一起去逛花市也非常有趣。花市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天上还飞着一条龙,虽然我知道这条龙是假的,但它仍然让我感到新奇。花市上有许多美丽的花朵:蝴蝶兰、水仙花、月季花、红艳的腊梅、桂花……五彩缤纷的花朵让人眼花缭乱。
春节的活动还有很多很多,我非常喜欢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春节。
对比欣赏赶考小状元AI批改建议范文《欢乐的春节》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可以和家人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和爸爸妈妈、弟弟还有奶奶一起去逛花街。街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看到天上飞舞着一条金色的龙,虽然知道是假的,但还是觉得特别神奇。花街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有蝴蝶兰、水仙花、月季花,还有红艳艳的蜡梅和香喷喷的桂花,真是美不胜收。
晚上,我和表弟一起放鞭炮。爸爸帮我们点燃了一支香,我小心翼翼地用香去点鞭炮的引线。’嘭’的一声,鞭炮炸开了,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接着,我们一个接一个地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
除了放鞭炮和逛花街,春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收到长辈给的红包,吃美味的年夜饭,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每一件事都让我感到特别开心。
春节真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我期待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