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如何才能真正“管住”学生,厉害的老师都能做到下面这4点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如何既保持课堂秩序,又激发学习热情?

如何在严格要求与情感关怀之间找到平衡?

荞麦通过观察学校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从规则制定、权威树立、师生距离把控及自我成长的4个维度,和各位教育同仁分享我的一些做法,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批评指正。

01 规则先行:让课堂“有章可循”

现在的学生都非常有独立个性,课堂上常常因为观点因观点冲突而争论不休,导致课堂混乱。

教师想要让课堂秩序井然,一定要制定规则,让课堂“有章可循”。

比如低年级学段,可以制定“举手发言—观点陈述—反驳举证”的三步规则:

学生需举手示意,发言时先复述前一位同学的核心观点,再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施这样的规则,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倾听和思辨,这样的话,课堂讨论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实际上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专注和深入思考。

另外可以对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课堂之星”积分奖励,可兑换免作业卡或图书角的优先选书权。

02 树立权威:用专业能力赢得信服

学生信服的不是教师的职位,而是TA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学段的学生,对很多学科的很多知识普遍有畏难情绪。

语文课学习《赤壁赋》,可以设计“古今对话”活动学生分组将“寄蜉蝣于天地”改编成现代朋友圈文案。

示例:人生短暂如24小时限时动态,点赞再多也会消失,不如像苏轼一样豁达!

这里面也包含着庄子“小大之辩”的哲学观,可以对比苏轼的乐观主义。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意识到:古文和现实生活其实很近!

情境化游戏化活动可以降低学习焦虑。

课堂趣味盎然,学生会渐渐爱上一门学科,融会贯通,潜移默化,进而爱上学习。

03 关爱学生:批改与沟通把握“分寸感”

批改作业时留下批语,是很好的师生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把握“温度与边界”。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荞麦一般会在起始年级时,让学生去写生活随笔,而在备考阶段呢,还会开展大量的写作训练。

学生学习压力大,批改时可以引用《平凡的世界》中的句子:“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学生有早恋倾向,批改时可以写:“我想起舒婷《致橡树》中的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独立的人格比短暂的依恋更值得追求。愿你在古诗文的‘星垂平野阔’中找到比青春情愫更浩瀚的天地。”

借助经典文本之中的共情点,进而帮助学生将挫败感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挫折,其实也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力量。

教师的批语一定避免假大空,要给予实操建议。

学生感受到温暖,会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建立“动力—学习—进步—自信”的良性循环。

当然教师不要过度介入学生的情绪,更多的时通过帮助他们提升能力,而不是对教师产生情感依赖。

让学生感受到支持,又能保持独立成长空间,只有这样,才能面对更多的困难,而保持持续进步。

04 自我成长:用终身学习反哺课堂

互联网以及AI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给各行各业,尤其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影响”。

当然技术不会淘汰人,只淘汰不会使用技术的人。

各学科都可以利用互联网+AI技术工具增强课堂的直观性。

比如提升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知力,而且可以利用GIS地图工具,将《登高》《蜀道难》等诗中的地点,标注成动态地图,并且关联历史事件与地理风貌。

例如在展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路线之时,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看到长江三峡所具有的险峻之态,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还可以进一步去理解“轻舟已过万重山”所蕴含的那种豪迈之感以及苍凉之意。

很多学生是技术高手,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自制“李白、杜甫“等人的”人生漂泊地图”,用可视化方式梳理大诗人的创作阶段。

成长需“输出倒逼输入”,作为教师,是高擎知识火把的人,当然要先照亮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

 

写在最后

教育者的个性、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教师的管理智慧,在于将规则化为引导,将权威转为专业,将关爱凝为尊重,将成长视为永续。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管”与“不管”的辩证中,帮助学生走向自律与成熟。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如何才能真正“管住”学生,厉害的老师都能做到下面这4点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