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被催熟的“尖子生”,正沦为牺牲品:抢跑的恶果,或在10年内大爆发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为什么越是重点学校

越是看中特长?

其实他们在乎的不是你会不会拉小提琴,而是要看看你的成绩是发了几分力的结果。

能报重点学校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差个一两分在能力上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取得差不多成绩的同时,还能分出精力培养几项特长的就差别大了。

我们本地初中有个特色班,大范围招生,每年几千人报名,报名的基本条件就是成绩全优,经过多轮笔试面试筛选,最后只录取一百多人。

开学后老师统计班级学生的特长,最后结果是一个班40个人,坚持学习两年以上,达到一定水平的特长一共是一百四十多项,平均一人超过3项。

这些孩子的特长绝大多数今后也就是个爱好,根本不会成为职业。

学校看中的不是这些特长本身,而是其背后体现出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至少进了中学,还有大把的学习时间可以挖掘。

小学成绩的欺骗性

本质是家长在自己骗自己

把抢跑的优势当成天赋的优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制定了超出孩子身心承受能力的训练计划,再以高压手段强制实施。

看不见孩子的痛苦,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最后把孩子给练废了。

这是一种极端。

另一种极端,就是迷信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以为啥也不干,到了中学就会自动翻盘,这是白日做梦。

中学里翻盘的案例有,还不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当别人已经开始盖房子的时候,他们在往下挖地基。

看起来早期比别人进度慢,但一栋房子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你砌墙的速度,而是看你地基的深度和广度。

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正是来自于这些隐藏在地下的基础差异。

那什么是地基,要怎么挖地基?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基本属于第五层了,那么按照需求理论,必须先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级的需要。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我实现的目标,那就要先满足他前面四层的需要,这就是地基。

生理的需要对于关注教育的阶层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

但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却往往被忽视了。

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经常吼孩子,甚至于加以打骂,他们会有安全感吗?

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你考不上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他们会有安全感吗?

如果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整天长吁短叹,一副你对不起我,你给我丢人了的样子,孩子能感受到爱吗?

没有爱的家庭(也包括班级),孩子会有归属感吗?

如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不重视他们作为个体的感受,凡事都是父母安排,把它当成机器人,我输入指令,你执行就够了,那孩子能感受到尊重吗?

一个从没被尊重过的人,如何懂得自尊?人因自尊而自重,因自重而自强,因自强而自律。

没有自尊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律。

这些都是孩子好好学习的心理基础,你看不见它们,但它们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

没有这些基础,孩子根本就不会有追求更高理想的需求。

而理想,正是学习的势能,理想越高远,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只能被人推着走,父母又能把他推多远?

1 2 3 4 5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被催熟的“尖子生”,正沦为牺牲品:抢跑的恶果,或在10年内大爆发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