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留言说:孩子高中成绩一直不理想,看到他整天玩手机学习不上心,实在忍不住就对他发火,可这样不但没效果,反而把亲子关系搞得很糟糕,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面临同样的困扰。看着孩子在高中这个关键阶段不思进取,内心着急上火,可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其实,教育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忍”的艺术。
为什么父母总是”忍”不住?
1、过度焦虑,情绪失控
当看到孩子沉迷手机、成绩下滑、学习态度懈怠时,父母往往会陷入强烈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来自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怕孩子将来没有竞争力。焦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控制不住的怒火。
2、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
很多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恨不得孩子事事都要完美。当孩子表现不及预期时,失望之情便会转化为批评和指责。过高的期望不仅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也让父母自己身心俱疲。
3、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很多父母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就想着自己的孩子也要立刻赶上去。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往往会让父母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
4、沟通方式不当,固守己见
有些父母习惯用命令、批评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不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当孩子不配合时,就认为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于是更加生气。
如何做一个会”忍”的父母?
1、学会情绪管理
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看到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先深呼吸,告诉自己: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冷静才能找到出路。可以暂时离开现场,等情绪平复后再与孩子沟通。
记住,你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状态。一个总是怒气冲冲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更加无心学习。
2、建立合理期望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要总拿孩子跟别人比较,而是要关注孩子的进步和努力。适度的期望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过高的期望则会适得其反。
3、培养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与其对孩子横加指责,不如引导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一步一步来实现目标。
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时间的力量。就像种花一样,需要给予阳光、水分,还要有耐心等待它开花结果。
4、改善沟通方式
学会倾听,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难。当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时,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要了解背后的原因。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当,也许是知识储备不足,也许是心理压力太大。
采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多说鼓励的话,少说打击的话。比如与其说”你怎么总是这么不争气”,不如说”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得更好”。
5、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家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问题,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负担。
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耐心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监工,而是同行者和支持者。
6、给予适度空间
不要事事都要管控,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犯错的空间。适度的放手不是放任,而是相信孩子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孩子沉迷手机时,与其暴跳如雷,不如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是父母耐心的考验期。真正的教育不是靠吼出来的,而是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会”忍”的父母,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帮助孩子真正成长为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