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许多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与变化。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习和成绩的思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放假 = 超越
放假并不意味着学习的暂停,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放假是放松,但绝不是放纵。当学校统一的教学进度暂停时,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应停滞。特别是那些成绩尚未达到及格线的同学(语文、数学、英语总分150分,90分及格;物理、化学总分100分,60分及格),假期是绝佳的复习时机。通过假期的复习,找到学习的诀窍,才能真正超越自己,超越他人。
2. 成绩 = 勤奋
在学习这件事上,天道酬勤是最真实的写照。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有的孩子可能一遍就能掌握知识,而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多次努力。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勤奋。成绩是学习的直接反馈,如果成绩不够理想,那就用勤奋来弥补。在勤奋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会发现学习的窍门和方法。
3. 成就 = 志气 + 勤奋 – 琐事
孩子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志气。有些孩子在成绩落后时会感到沮丧,但正是这种沮丧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发愤图强,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就是学习的志气——不甘落后。有志气的孩子会为了目标努力奋斗,不会被其他琐事干扰。他们明白,只有专注于目标,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4. 家长的意志 = 孩子的志气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和目标,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期待。如果孩子希望考入985、211等顶尖院校,那么他们自然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例如,假期要早起背书、做题等。一所好大学不仅是一片沃土,更是孩子成长的加速器。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不尽相同,付出的努力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潜力。作为家长,我们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