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儿子会和我爆发如此激烈的争吵。
那天,我那从小热爱数学,立志要当数学家的儿子,却把所有和数学有关的资料都撕得粉碎,还对我怒吼道:“我不学了,我再也不学了!”
这之后,儿子铁了心不去上学。
无计可施的我只能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原来,儿子因为压力过大,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医生的诊断像是当头棒喝,让我不得不反思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儿子从小对数学兴趣浓厚,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特别爱研究一些拔高题,成绩也名列前茅。
看到他对数学的痴迷,我真是兴奋得不得了,已经开始幻想他将来成为一名数学家的光荣场景。
于是,我给儿子报了奥数辅导班,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做2张奥数试卷,周末每天4张。
一开始,高强度的练习确实让他的数学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名。
我不允许他的数学成绩后退一步,分数比之前少几分都会迎来我劈头盖脸的训斥。
自此,儿子没有时间和同龄的孩子嬉笑玩闹,更没有时间享受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
渐渐地,他越来越讨厌学数学,看到一张一张扑面而来的试卷就心烦意乱。
他不止一次跟我说,不想天天做题,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每天过得很痛苦。
可我从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觉得那是小孩子的无病呻吟。
事实是,儿子不堪重负,真的患病了,而我却浑然不觉。
直到诊断结果清清楚楚的摆在面前,我才明白:
一个忙到没有时间做自己的孩子,垮掉是注定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见不得孩子闲,是一种病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
女孩声泪俱下地诉说:
“我是哪里对你不好,还是我哪里差?你可以随便说,我可以改。但是我要有自由的时间。
我写完作业了,我把自己的事情干完了,难道我玩还有问题吗?”
原来,女孩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还被爸爸要求额外学习一番,导致她没有玩耍的时间和喘息的空间,这让她倍感压力。
最后,女孩发出灵魂呐喊:“请珍惜我们孩子的儿童时光!”
看到这个哭成泪人的女孩,这个被爸爸摁在冰冷书桌旁的女孩,我突然理解了儿子的不易,也对我之前的行为深感惭愧、懊悔。
巴尔扎克曾说:
“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可是,如果父母一直把“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圭臬,让孩子从小的生活就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那孩子就是一个做题机器,与美好的童年绝缘,更和热情与活力无缘。
想起《亲爱的小课桌》中,一个叫凯凯的一年级小男孩。
每天凯凯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两张试卷。
如果他的考试分数达不到100分,缺一分就意味着多做一张试卷。
一个暑假,妈妈竟然让他做完376张试卷。
凯凯明明不喜欢妈妈给他布置过多的作业,可是为了讨好妈妈,他违心地表示“要把今年的考卷全部买来做完”。
繁重的作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开始精力涣散,坐立不安,怎么都解不出题目。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压抑和委屈。
其实,脑科学家早已研究发现,如果人长时间不停歇地学习,大脑会处于一种极度缺氧的状态,思维随之变得迟钝。
换句话说,一直不停地学习,孩子的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越学越笨。
在本该有时间恣意玩耍、有心思好奇追问的年纪,却被父母困于书桌的方寸之间,与白纸黑字为友。
那个眼中有光芒,心中有力量的孩子自然会消失不见。